吉利汽車最新消息中的研發成果有哪些?
吉利汽車近期的研發成果頗為豐碩。在環保領域,“吉利碳倉”車載二氧化碳捕集系統已完成道路測試,吸附效率高達 99.99%,且下一代甲醇乘用車將采用“醇氫動力”技術。在架構與動力方面,和沃爾沃聯合研發的 CMA 架構優勢明顯;發動機、電池技術不斷創新。在智能網聯領域,實現“新通信、新芯片、新交互”三大核心創新。這些成果展現了吉利汽車在技術探索上的積極進取與雄厚實力 。
在環保領域,“吉利碳倉”車載二氧化碳捕集系統無疑是一大亮點。搭載該系統的車輛宛如一位綠色使者,能夠將排放的二氧化碳實時捕捉并回收。這可不是簡單的噱頭,而是切切實實的環保壯舉。通過吉利獨特的二氧化碳加氫技術,這些被捕捉的二氧化碳能夠催化合成綠色低碳甲醇,進而為汽車循環使用提供動力支持。目前,“吉利碳倉”已經成功搭載到試制的甲醇卡車上,并順利完成道路測試,其二氧化碳吸附效率高達99.99%,這一數據令人驚嘆,也充分彰顯了吉利在環保研發道路上的卓越成就。而下一代甲醇乘用車采用的“醇氫動力”技術,更是為未來的綠色出行描繪了一幅美好的藍圖,有望引領汽車行業在環保領域邁向新的高度。
在架構與動力方面,吉利與沃爾沃聯合研發的CMA架構堪稱經典之作。由沃爾沃主導,雙方匯聚25個國家2000多名工程師,耗時3年多精心打造而成。它重新定義了全球“安全、可靠、品質”標準,在安全領域,搭載全球領先的主動安全系統,同時采用全新的結構設計打造出先進的車身結構,為駕乘人員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可靠性方面,發動機與變速箱的設計壽命高達35萬公里,足以見證其品質的卓越;品質層面,引入豪華車技術和制造工藝,提升了整體的質感。此外,在電子電氣、底盤、動力總成等核心技術領域,CMA架構也展現出全球領先的實力,就像星越這款車,憑借智能科技、先進底盤技術和高兼容性動力系統,成為CMA架構優勢的有力見證者。不僅如此,吉利還擁有BMA、SPA、PMA等全球化基礎模塊化架構,打造出了智擎動力體系,在汽車“新四化”領域構建起領先的技術格局。而且雙方還在動力總成、三電技術、自動駕駛等眾多領域展開廣泛合作,甚至探討合并旗下發動機業務,未來新成果將搭載在多品牌車型上,為更多消費者帶來高品質的駕乘體驗。
在發動機與電池技術創新上,吉利同樣成績斐然。在發動機技術領域,2024年9月,吉利獲得“甲醇發動機及車輛”專利,該專利對燃燒效率進行了優化,使得車輛的低溫啟動性能格外突出。雷神EM-i超級電混系統采用的1.5L高效混動發動機,擁有極高的熱效率,再結合巧妙的電機布局以及智能AI能量管理系統,為車輛的動力輸出和能源利用帶來了全新的體驗。2024年10月,吉利又申請了發動機啟動效率優化專利,能夠有效減少啟動震動等問題。電池技術領域,神盾短刀電池榮獲“2025中國年度出行技術大獎”,它具備高安全性、長壽命、超快充、低溫性能好等諸多優點,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后盾。雷神EM-i混動系統搭載的5級冗余算法更是為電池安全保駕護航。
智能網聯領域,吉利汽車研究院聯合多方開展的“智能網聯汽車天地一體化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成果顯著,實現了“新通信、新芯片、新交互”三大核心創新。新通信方面,首次提出低軌衛星和4G/5G融合通訊雙鏈路架構,設計出從衛星設計、制造到組網的系統化架構,以及地面與衛星網絡雙鏈路數據播發和高低軌衛星補充增強技術等,為智能網聯汽車的通信提供了更穩定、更高效的解決方案。芯片方面,吉利控股推出國內首款且唯一量產的7nm車規級芯片“龍鷹一號”,并研發出行業首創的車載多核異構架構,為汽車的智能化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大腦”支持。新交互方面,研發的全場景智能識別技術、關鍵任務算力管理技術和跨端算力共享互聯技術等,極大地提升了用戶與汽車之間的交互體驗,讓駕駛變得更加智能、便捷。此外,2024年吉利還有天地一體化、Ai銀河精靈、神盾短刀電池、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構、吉利雷神EM-i超級電混等創新成果,部署的星睿智算中心以及布局的星睿AI大模型,都為其在智能網聯領域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總的來說,吉利汽車的這些研發成果,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星辰,在汽車技術的浩瀚星空中熠熠生輝。無論是環保領域的創新探索,架構與動力方面的深厚積累,還是發動機、電池技術的不斷突破,以及智能網聯領域的全面發展,都展示了吉利汽車在技術研發上的廣度與深度。這些成果不僅為吉利汽車自身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也為整個汽車行業的進步貢獻了積極力量,相信在未來,吉利汽車將憑借這些成果以及持續的創新精神,在汽車市場中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