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迪威航的歷史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布加迪威航的歷史發展可謂充滿波折與傳奇。
上世紀 90 年代初,布加迪歷經風波,1991 年推出的 EB110 因經濟不景氣而銷量不佳,最終于 1995 年破產,留下 12 臺未完成的車。
1998 年大眾集團收購布加迪商標權,開始重振品牌。大眾集團起初想在半成品中尋求突破,委托意大利公司代工生產代號 EB118 的概念車,搭載 6.3L W 型 18 缸發動機。此后還推出了 EB218 概念車,但未量產。
大眾集團高層要求打造無與倫比的超級跑車,皮耶希提出新車要延續布加迪創始人的美學傳統,時速超 400km/h,最大功率達 736kw 等苛刻要求。隨后,布加迪的設計師們選擇傳承歷史,不過分受懷舊風格束縛,設計出了威航的外形。
2001 年大眾集團宣布正在研發中的布加迪新車命名為 Bugatti Veyron EB 16.4,“Veyron”是為紀念功勛卓著的工程師 Pierre Veyron。威航的 W16 發動機由大眾 Salzgitter 工廠的 8 名技師生產,工程師們創造性地將兩臺 V8 發動機連接,解決了發動機尺寸和重量問題。但在測試中,發動機產生的巨大熱量燒壞實驗室頂棚排氣裝置,還差點引燃實驗室。為解決散熱問題,工程師用全套鈦合金排氣和復雜的冷卻系統,并采用離子流探測技術監測每個氣缸。
威航的制動系統選用碳陶纖維與鈦合金材質的復合剎車盤,搭配輕質鈦合金剎車卡鉗,還打造了空氣剎車系統。為保證輪胎性能,布加迪與米其林合作打造專屬輪胎。經過嚴苛測試,威航最終于 2005 年在大眾 Ehra-Lessien 秘密測試場地跑出 408.47 km/h 的極速。
2005 年大眾為威航建起現代化生產車間,由頂尖機械師手工組裝,每臺車需三周人工時間。首批出產的威航性能穩定,極速達 407km/h,售價高昂。
布加迪還推出了眾多特別版車型,如 Pur Sang、Pegaso、愛馬仕特別版、Sang Noir 等,滿足了不同客戶的需求。威航限量生產 450 臺,在十年里留下了 450 個對速度的夢想,成為汽車史上的傳奇。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