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新能源乘用車的充電設施是否普及?
新能源乘用車的充電設施尚未完全普及。
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猛,但充電設施的普及程度還存在諸多問題。
用戶方面,充得上、充得快、充得好是困擾新能源車普及的三大痛點。在城區內通勤尚可,郊區或長途出行常面臨充電樁太少的情況。
對此,應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建設、統一監管”的原則,聚焦城際出行、專用場站、城市公共、駐地四大場景,加快建設以超快充為主的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
對于運營商來說,之前因擔心投資大、回報慢而不愿意投資超快充。實際上,以超快充替代傳統低價設備,雖整站 CAPEX 增加,但充電量能大幅提升,ROI 可從 8 年縮短到 3 年。單站 CAPEX 不是關鍵指標,充電度成本才是科學的收益測算指標。盡早選用超快充,能提升用戶充電滿意度,形成良性循環。
對車企而言,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的完善能打消用戶續航焦慮,推動電動汽車銷售。而且,超快充能降低車企造車成本,如減少電池容量,減輕整車重量,提升整車能效,增加車內空間。
從政府角度看,像深圳市加速建設超充站,不僅推動新能源汽車普及,還能提升電力資源利用效率。
然而,當前充電設施建設仍面臨諸多挑戰。比如資金壓力大,智能化管理不完善,存在充電樁選址不合理、充電費用高、利用率低等問題。而且,私人安裝充電樁相關政策法規有待完善,還存在被破解偷電、公電私用等情況。
為推動充電設施普及,應加大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力度,改進電池技術,提升充電速度和效率。同時,政府要出臺支持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統一標準規范,推動產業規劃。此外,各方應加強合作,創新商業模式,如共享充電設施、光儲充檢智能充電站等。
在方向清晰、業界共同努力下,充電設施將加速質變,支撐新能源車加速普及。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漢蘭達汽車的保養成本不算貴。它的常規保養周期一般是每 5000 公里小保養,費用在 600 - 1000 元,每 10000 公里大保養,費用 1500 - 2500 元。以一年行駛 2 萬公里算,6 萬公里保養費用約 6657 元,年均約
改裝車提升動力的方法多樣,包括升級進氣系統、改裝排氣管、刷寫 ECU 程序、加裝點火增強器、更換高流量空氣濾芯等。升級進氣系統與更換高流量空氣濾芯,能減少進氣阻力,讓發動機吸入更多空氣;改裝排氣管可降低排氣背壓;刷寫 ECU 程序能精準調整
汽車底盤滴水是否影響行車安全,需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滴的是空調冷凝水,一般屬于正?,F象,不會影響行車安全,這是空調運作時車內熱空氣接觸冷凝形成水滴通過排水管排出所致。但要是滴出的是帶顏色的水,或是油類物質,比如冷卻液、機油等,那就可能存在水
熱門車型眾多,操控性能各有千秋,很難絕對地評判誰更優秀。操控性能受動力輸出、底盤調校、懸掛系統等多種因素影響。像寶馬 X3 底盤調校和動力輸出出色,高速行駛與過彎車身穩定;斯巴魯森林人因水平對置發動機和全時四驅系統,重心低且操控穩定;馬自達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