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在購買電動汽車時應如何考量安全性?
消費者在購買電動汽車時,應從車身結構、電池安全、主被動安全配置、高壓電系統安全、電磁安全等多個方面來考量安全性。車身結構方面,專屬平臺與高強度材料能提升安全性;電池安全至關重要,要關注電池包設計、熱管理系統等;主被動安全配置,像安全氣囊等是保障;高壓電系統重視絕緣設計;電磁安全需降低車內電磁輻射。這些方面共同構成了電動汽車的安全體系,缺一不可 。
在車身結構上,許多車企為純電動車型打造專屬平臺,如通用的Ultium平臺、廣汽新能源平臺等,這些平臺能保障電池包外殼完整和高壓管線安全。同時,優先選用高強度輕量化材料,也可提升車輛在碰撞時的安全性。例如比亞迪e平臺提高了高強度鋼占比,進一步強化車身的堅固程度。
電池安全是重中之重。常見的鋰離子、鎳氫、氫燃料電池,都需要有防撞安全設計。像比亞迪的刀片電池,不僅有優化設計,還有定向排煙排火功能,熱管理系統也十分出色。紅旗天工08采用多種技術嚴防電池起火,還有云端監控,全方位保障電池安全。
主被動安全配置同樣不可忽視,以上汽大眾ID.系列為例,標配6安全氣囊、燃爆式智能安全帶等,在意外發生時為駕乘人員提供多一層保護。
高壓電系統安全方面,絕緣設計是關鍵,這能有效避免漏電等危險情況發生。而在電磁安全上,不少電動車通過合理布置網絡模塊和采用隔絕材料,降低車內電磁輻射,保障駕乘者身體健康。
此外,關鍵控制系統也影響著安全。傳統車企的純電動車保留關鍵按鍵和旋鈕,確保盲操作安全便利;而一些車型集成功能在大屏上,可能增加盲操作難度。ADAS系統在電動車上的運用具有優勢,能提高車輛的智能化和安全性。
總之,購買電動汽車時,安全性是一個復雜且綜合的考量因素。各個方面相互關聯、相互影響,共同為消費者的出行保駕護航。消費者只有全面了解并綜合評估這些因素,才能選到安全可靠的電動汽車。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