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駐車制動是否處于正常狀態?
判斷駐車制動是否處于正常狀態,可從制動效能、操縱桿行程、外觀及部件檢查、功能測試等多方面入手。制動效能上,車輛滑動距離適中、坡道表現良好則正常;操縱桿行程有規定范圍,不可超長;外觀及部件檢查,如查看拉索長度、間隙等;功能測試涵蓋多種場景,包括儀表盤指示燈是否正常亮起。這些方面綜合考量,才能精準判斷駐車制動狀態。
在制動效能方面,當松開腳踏制動踏板后,車輛僅出現輕微滑動隨后便停下,并且滑動距離處于合理范疇,這就表明駐車制動的效能是較為不錯的。在坡道場景下,同樣能檢驗其制動效能。在平路上先以低速空擋讓車輛自然滑行,然后逐漸拉起駐車制動操縱桿,若汽車的減速程度與制動桿的上拉幅度成正比,那就意味著手制動的靈敏度良好。另外,空載時車輛在坡度20%、輪胎與路面附著系數不小于0.7的坡道上,正、反兩個方向都應能保持固定不動5分鐘以上,而且拉緊駐車制動器后,空車在平地二擋不能起步,滿足這些條件,制動效能基本達標。
操縱桿行程也有嚴格要求,正常情況下,駐車制動器操縱桿的工作行程不能超過全行程的3/4。當放松操縱桿,變速器處于空擋,支起一個驅動輪時,制動鼓能用手轉動且沒有摩擦聲。此外,駐車制動桿從極限拉起應該有2響的自由行程,第3響開始有制動感覺,第5響應能在規定坡道停住車輛。放松時聽不到摩擦聲,拉緊后用500mm撬杠不能轉動制動鼓,放松后制動鼓又能運轉自如。
外觀及部件檢查也不容忽視。要檢查后輪制動器拉索長度,其必須符合制造商規定的規格。對于鼓式制動器,調整時先將駐車制動桿放松到極限,取下制動鼓檢查孔密封塞,使用厚薄規檢查制動蹄與制動鼓的間隙,這個間隙應在0.20 - 0.40mm范圍且接觸良好。如果間隙過大,可調節拉桿上的螺母,擰緊以減小間隙,調好后擰緊螺母。要是間隙調不出,可卸下搖臂逆時針錯開齒再進行調整,并且拉緊時制動蹄與制動鼓的接觸面積不能小于50%。對于盤式中央制動器,在制動鉗和制動盤間插入塞尺,調節螺母直至有阻力,然后擰緊鎖緊螺母,再用螺釘調整制動鉗與制動盤平行并鎖緊。操作機構的調整可通過轉動拉桿,調整其長度使拉桿銷孔與拉桿帽銷孔重合后鎖住。鼓式中央制動器則參照車輪制動器調整,僅在全面維護時按照車輪制動器的方法進行調節,還可以轉動制動器上的球形墊圈來調整駐車制動桿的工作行程,調好后擰緊鎖緊螺母。
功能測試方面,當駐車制動器處于制動狀態時,儀表盤上對應的駐車制動器指示燈會亮起。若汽車在平路上行駛時松開駐車制動桿,掛二擋不能起步,或者汽車在坡道上行駛時拉緊駐車制動桿,汽車產生滑溜,那就說明駐車制動器可能存在故障。將車停在平地上,掛上低速擋,在車輛前后墊上三角木或石塊防止汽車滑溜,把駐車制動桿拉到底,人到車下面檢查摩擦片和制動盤的結合情況。如果沒有靠緊,要檢查拉桿是否過長;若拉桿不過長,就檢查各銷軸是否松曠;若銷軸不松曠,那就調整摩擦片與制動盤的間隙,邊調整邊拉緊試驗,直到兩者能緊密結合。有時拉緊駐車制動后,摩擦片與制動盤能靠緊,但不起制動作用,此時應檢查接觸表面是否有油污。
總之,判斷駐車制動是否處于正常狀態,需要我們耐心細致地從多個方面進行檢查和測試。制動效能、操縱桿行程、外觀及部件、功能測試等環節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細節都可能影響到對駐車制動狀態的判斷。只有全面綜合地考量這些因素,才能確保我們的車輛駐車制動系統處于正常工作狀態,保障行車安全 。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