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汽車的核心技術有哪些突破?
自主汽車在發動機、底盤、混動、三電系統、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等多個核心技術領域均有突破。在傳統燃油車領域,東風馬赫動力1.5T發動機性能卓越;底盤方面,長城、奇瑞各有亮點。新能源領域成果更多,比亞迪研發出新一代IGBIT芯片,埃安有長續航快充電池;混動技術不斷進步,如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此外,智能座艙普及,自動駕駛部分企業進展迅速。
在發動機技術上,長城、長安等企業都取得了豐碩成果。長城的發動機在動力輸出和燃油經濟性方面達到了新高度,為旗下車型提供了強勁且穩定的動力支持;長安的發動機技術不斷迭代,在提升性能的同時,也更加注重節能環保。東風公司的馬赫動力表現尤為出色,其1.5T發動機熱效率高達41.07%,百公里油耗低至6.6升,還榮登“2021中國芯國產十佳發動機”排行榜,并且助力風神車隊在CTCC比賽中衛冕年度總冠軍。
底盤技術方面,長城汽車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打造出扎實可靠的底盤,為車輛帶來了優秀的操控穩定性;奇瑞則在底盤懸掛方面不斷創新,提升了車輛的舒適性和應對復雜路況的能力。
混動技術領域,比亞迪的第五代DM技術成績斐然,實現超低油耗,百公里僅2.9L,發動機熱效率高達46.06%,綜合續航里程達2100公里。榮威DMH超級混動技術也實現突破,其高效混動專用發動機熱效率達46.3%超越日系,采用雙電機混動控制策略,發動機高效區間覆蓋廣。
新能源“三電系統”優勢明顯,電池技術更是全球領先。比亞迪研發出新一代新能源電池芯片(IGBIT),采用90納米工藝,性能處于世界一流水平;廣汽埃安全新研發的電池實現續航1000公里、8分鐘快充,攻克硅負極材料應用性難題。
智能座艙成為市場競爭關鍵,如今國產品牌的新車基本都將其作為標配,為用戶帶來便捷、智能的駕駛體驗。自動駕駛技術領域,L1、L2級輔助駕駛滲透率不斷提升,部分企業在L3 - L5智能駕駛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
總之,自主汽車核心技術的突破是全方位的。這些進步不僅提升了自主汽車的競爭力,也讓中國汽車產業在全球舞臺上逐漸嶄露頭角,未來有望取得更大的成就。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