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設計中如何平衡美觀與實用性?

汽車設計中平衡美觀與實用性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

首先是儀表盤的設計,它經歷了從機械式到全液晶、HUD 等多種形式的進化。早期的機械式儀表簡單但不太可靠,電氣化儀表則更準確,全液晶儀表能顯示更多信息,HUD 儀表將重要數據投射到擋風玻璃上。

在儀表盤交互體驗方面,有 6 個要素需考慮。一是可見性和可讀性,信息要在不同照明條件下清晰可見,字體和顏色選擇要恰當,比如大眾汽車的數字駕駛艙系統。二是清晰的功能層級,界面要直觀簡單,像蔚來汽車對信息的重新劃分。三是與用戶互動,如蔚來汽車的 NOMI 智能車載系統。四是以用戶為中心,考慮用戶喜好和習慣,許多現代汽車有不同駕駛模式和個性化設置。五是尊崇設計美學,像寶馬汽車的鉆石水晶設計語言。六是安全性第一,例如斯巴魯的 EyeSight 系統。

HMI 儀表盤的信息架構很重要。從顯示角度可分為常顯和臨時信息,臨時信息又分主動與被動。從信息重要程度劃分,A 類信息包括電池狀態、續航里程、速度、導航路況和警告信息等。B 類信息有 ADAS、來電通訊、車況信息和檔位信息等。C 類信息包含娛樂系統、氣候信息等。

儀表盤的布局形式多樣,主流是左中右的信息布局,中間重點區域常給 ADAS 信息區。但像特斯拉、極氪、路特斯等有特殊造型和布局,設計時要注意避免方向盤遮擋。

儀表盤設計有多種趨勢,如數字駕駛艙、極簡主義、與智能手機集成、個性化、安全性、增強現實、ADAS 功能和多功能等,蔚來汽車在細節交互體驗方面表現出色。

在 HMI 儀表盤視覺設計上,要考慮空間透視、表頭形態和不同模式的形態變化,可從工業建筑造型、汽車自身設計語言和品牌調性尋找靈感。視覺設計原則包括色彩、圖標和字體,色彩要注意易讀性和安全性,圖標大小有規定,字體大小也有規范。

此外,汽車整體設計也要考慮人體工程學與舒適性、安全性、環境適應性等。像大眾 CC 在空間設計上就平衡了美學與實用性,而大眾 ID. AERO 概念車在車身比例、線條、色彩等方面展現美學,同時在空氣動力學、車內空間等方面滿足功能需求。

總之,汽車設計平衡美觀與實用需綜合考量多方面因素。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邁騰
邁騰
17.49-24.69萬
獲取底價
奧迪A4L
奧迪A4L
28.98-40.08萬
獲取底價
藍電E5 PLUS
藍電E5 PLUS
9.98-16.5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阿斯頓·馬丁 V12 的技術創新體現在發動機與整車多個層面。發動機方面,采用渦輪增壓技術,融入雙渦輪,改變配氣、供油與冷卻系統;有可變正時、啟停、閉缸技術;排量降低但動力增強,鋁合金氣缸結構更輕;聲音模式可變。整車層面,像部分車型在底盤、內
BMW 摩托的性能優勢體現在動力、操控、安全、舒適等多個方面。動力上,高性能發動機動力輸出強勁,多種排量可選,傳動系統保障功率穩定輸出。操控感出色,緊湊車身與動力完美結合。安全配置豐富,有 ABS 防抱死剎車系統等。舒適性上,座椅和懸掛設計
新能源汽車儀表與傳統燃油汽車儀表在設計風格、功能、顯示內容等方面均有明顯區別。在設計上,前者更簡潔現代,常以大尺寸觸摸屏等減少復雜布局;而后者較為傳統,物理按鈕多。功能方面,新能源汽車儀表有電動機轉速表等,還具備充電預估等智能功能,傳統燃油
大眾車型在安全方面優勢顯著,涵蓋主動安全、被動安全等多個維度。主動安全上,自適應巡航、車道偏離警告、主動剎車等系統降低事故風險;被動安全方面,高強度鋼材打造的車身,搭配齊全的安全氣囊,為車內人員筑牢安全防線。此外,出色的制動系統、穩定的懸掛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