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 SUV 排行有什么新變化?

國產 SUV 排行的新變化可不少。

特斯拉 Model Y 這樣的純電動中型 SUV,動力性能高效,互聯功能智能,空間設計舒適,安全技術先進,在 2023 年上半年累計銷量出色,奪得冠軍。

比亞迪宋 PLUS 新能源作為插電混動中型 SUV,造型時尚,內飾精致,排名靠前。長安 CS75 PLUS 燃油中型 SUV 線條流暢,細節硬朗。哈弗 H6 作為燃油緊湊型 SUV 風格多樣。

2024 年 7 月,比亞迪在前 30 名中占 3 個席位,且是冠亞季前三甲。問界 M7 闖入前 5,50 萬級別的問界 M9 排到第 12 名。哈弗 H6 排名第 9。

2024 年 8 月,北京 BJ30 換代后產品力增強,奇瑞瑞虎 7 靠低價策略穩住基本盤,吉利繽越性價比高。

在國產 SUV 油耗方面,帝豪 GS 排名第一,遠景 X6、長安 CS55PLUS 和寶駿 530 油耗較低。榮威 RX5、傳祺 GS4、宋 Pro 和瑞虎 7 等進了榜單前十。星越(輕混)排名第十六,瑞虎 7 PLUS 排名第 23,長安歐尚 X5、長安 CS55 PLUS 和東風風神 AX7 的油耗也不錯,博越油耗最高。

2024 年 10 月,國產 SUV 一哥易主,哈弗 H6 風光不再。比亞迪元 PLUS 奪得桂冠,宋 PLUS DM-i 榮獲亞軍,理想 L6 表現可觀,成功躋身前三甲,比亞迪宋 L DM-i、吉利星越 L 都殺進前五,瑞虎 8、長安 CS75PLUS、比亞迪元 UP 都入榜前十名,傳祺 GS4 排名已 80 開外。元 PLUS 以 2.8 萬輛位居榜首,宋 PLUS DM-i、理想 L6、宋 L DM-i 都在 2.5 萬輛以上,星越 L 也取得 2.4 萬輛的佳績,拿下燃油車第一,瑞虎 8、長安 CS75P 均 2.1 萬輛,問界 M9、銀河 E5、問界 M7 都 1.5 萬輛上下,博越 L 1.3 萬輛,捷途 X70、哈弗 H6、零跑 C11 均萬輛出頭,捷途旅行者、哈弗猛龍都 9 千多輛。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邁騰
邁騰
17.49-24.69萬
獲取底價
深藍L07
深藍L07
15.19-17.39萬
獲取底價
藍電E5 PLUS
藍電E5 PLUS
9.98-16.5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轎車的重量一般由排量、車長、車身結構材料、發動機類型、底盤和懸掛系統設計、輪胎尺寸和材質,以及車內裝備等因素決定。排量大小影響發動機重量,進而影響整車重量;車長不同,車身用料有別,重量也有差異;車身結構材料的選用、發動機類型的不同,會帶來重
20 年的奧迪 A4L 維修保養成本在豪華品牌中處于中等水平,整體不算高。奧迪 A4L 每 1 萬公里進行一次保養,首保免費(僅需支付空調濾芯費用)。不同里程階段保養項目和費用明確,6 萬公里總保養費用約 11645 - 13927 元。并
13 款奧迪 A4L 不同駕駛模式對油耗影響較大。在舒適模式下,變速箱不到 2000 轉便換擋,發動機轉速較低,動力輸出柔和,故而油耗相對較低;自動模式能在動力與舒適間尋得平衡,依據路況調整轉速與換擋時機,油耗表現良好;運動模式動力強勁,但
寶馬報價受車型、配置、市場定位、地區差異、稅收政策、供應鏈成本、市場供需、競爭狀況等諸多因素影響。不同車型因級別不同價格差異明顯,從入門級到旗艦級價格跨度極大;配置高低直接左右成本與售價;市場定位要結合當地經濟與競品定價;地區與稅收政策影響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