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機維修有哪些常見的故障類型?
發電機維修常見的故障類型有很多。
比如發電機進風溫度異常升高,若出風溫度、定子線圈溫度未超規定,可不降出力但要查明原因及時調整,超過規定則要先降出力再檢查處理。
發電機線圈和鐵芯溫度異常升高,超過規定值要迅速降負荷,檢查冷卻空氣溫度、濾塵器是否堵塞、空冷器出入口閥門是否關閉。
發電機過負荷,允許短時過負荷運行,過負荷的參數及時間有明確規定,過負荷時要在規定時間內降負荷電流并監視溫度。
發電機三相不平衡電流超標,先檢查是否因互感器回路故障,否則應降電流至規定值,同時監視溫度,異常時緊急解列停機。若并網運行且不平衡電流未超額定值 10%,可減小外送有功看是否變小,以判斷是外網還是內部問題。
發電機運行中指示表計之一突然指示失常或消失,參照其余表計檢查是否儀表或回路損壞,不影響運行可不改變運行方式,影響時要減少負荷或停機處理。
發電機機端 PT 二次電壓消失,會有警鈴響和相關報警,要改勵磁系統為手動、退保護、監視調整、通知汽機、檢查回路并更換保險,正常后恢復。
發電機勵磁 PT 二次電壓消失,要改勵磁調節方式為手動、檢查回路更換保險,恢復后改回自動。
發電機升不起電壓,要檢查勵磁調節系統、表計及 PT 回路、測量勵磁變絕緣電阻。
差動 CT 斷線,要檢查回路是否確實斷線,若斷線應暫時退出差動保護,檢查接線端子、CT 本體,恢復正常后投入保護。
發電機內部故障,會有警鈴響和多種報警,要檢查記錄保護動作情況,外部檢查有無故障,未發現明顯故障點且定、轉子線圈絕緣電阻合格,可零起升壓,未發現異常可并入電網運行。
發電機外部故障,要根據情況手動解列或檢查后并網運行。
發電機轉子一點接地,要檢查保護裝置、清理滑環、處理失磁現象,確定為轉子內部接地要停機處理。
發電機變同步電動機運行,要根據情況手動解列停機。
發電機振蕩,原因包括系統故障、發電機失磁或欠磁、人員誤操作,會有多種現象,處理時要根據振蕩情況采取相應措施。
發電機解列時發生非全相運行,要手動再拉開關,不成功則重新并入系統再解列,或拉開發電機上一級開關及線路開關。
發電機主開關跳閘,要檢查滅磁開關、系統聯絡線,檢查保護動作情況,若為人員誤動可不經檢查并列。
發電機失磁,要根據情況解列停機或檢查處理后并入系統。
發電機非同期并列,要手動斷開發電機開關解列,檢查定子線圈等,查明原因經批準后再并入系統。
發電機或勵磁變著火,要立即解列停機滅火,維持轉速并保護現場分析原因。
發電機震蕩與失步,要根據情況判斷處理。
此外,發電機本身常見故障還有傳動帶松緊度問題,要目視檢查有無裂紋、磨損,檢查撓度和張力,不符合要求要及時調整。
要檢查導線連接是否正確可靠,輸出端子要加彈簧墊圈緊固接線。
若發電機有噪聲,可能是機械故障,要加大節氣門開度監聽,有異常噪聲要拆下分解檢修。
要進行發電機電壓測試,包括測量基準電壓、空載充電電壓、負載電壓,有問題要檢查充電線路壓降并清潔緊固連接線頭及安裝架。
還要進行 B 接線柱電流測試,若電壓值超過規定上限一般為調壓器故障,遠低于下限且電流過小,要檢查發電機個別二極管或電樞繞組。
發電機不發電時,儀表臺蓄電池充電指示燈會亮,要盡快停車檢查,先檢查皮帶輪位置和皮帶狀態,再檢查接線、轉子勵磁狀態、定子電樞回路。
發電機充電電流過小,表現為蓄電池虧電,要檢查傳動帶、導線連接,拆下“F”導線用試燈測試區分故障在發電機還是調節器。
發電機充電電壓過大,表現為高轉速時大燈等燈光過亮,要檢查調節器接線和觸點狀態。
發電機電氣不穩定,可能是系統電壓低、汽輪機調速器不靈、勵磁裝置整定不良。
發電機發不出電壓可能是勵磁線圈兩點接地。
發電機振動過大可能是電磁或機械原因,電磁原因包括轉子線圈匝間短路或接地、氣隙不均勻、定子鐵心絕緣損壞等,機械原因包括聯軸器中心配合不正、轉子線圈變形、軸承問題等。
發電機轉子軸向竄動可能是安裝時位置傾斜或定子和轉子中心不在同一位置。
定子線圈故障包括繞組松動磨損絕緣、過電壓擊穿絕緣、端部焊接不良、長期過載或老化。
轉子線圈故障包括端部污穢導致絕緣電阻下降、過電壓擊穿絕緣、匝間短路或不穩定接地。
軸承故障包括油量不足、密封不良、軸承座絕緣不良。
冷卻器故障包括冷卻水污穢阻塞管道、機械振動導致漏水或管子破裂。
發電機過熱可能是過載運行、鐵心或繞組短路、冷卻器或通風系統故障。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