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ttro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quattro 的發展歷程可謂充滿傳奇色彩。

1977 年,奧迪預備測試部門負責人發現大眾 Iltis 越野車的四驅系統在彎道有優勢,決定將其移植到奧迪汽車上。

1980 年,第一輛奧迪全時四輪驅動系統車型在日內瓦亮相。

最初,quattro 為賽車開發,走輕量化和增強抓地力路線,核心是用空心軸傳動力給中央差速器,再通過萬向軸傳至后輪,空心軸引動力至前輪,笨重分動箱消失。

第一代 quattro 用開放式差速器替代分動箱,用空心傳動軸,結構緊湊,還配備中央差速鎖和后差速鎖。在賽場上表現出色,為轉向民用奠定基礎。

第二代 quattro 采用托森 A 型中央差速器,蝸輪蝸桿機構讓其具備自鎖功能,正常行駛按 50:50 分配動力,車輪打滑時會將動力分配給附著力好的車輪。

第三代 quattro 應用于自動擋車型,采用帶電控多片離合器的行星齒輪中央差速器,讓 quattro 家喻戶曉。

第四代 quattro 采用托森 B 型中央差速器,有自鎖功能和 EDL 電子差速鎖,可手動鎖止或電子控制。

第五代 quattro 與 ESP 結合,讓車輛更穩定,不易失控。

第六代 quattro 中央差速器從托森 B 型換成托森 C 型,電子元件監控車輪狀態速度更快,系統更智能、易用。

第七代 quattro 用冠狀齒輪差速器,體積小,扭矩調節范圍大,符合發展需要。

總之,quattro 不斷進化,成為奧迪的重要品牌印記。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9.58萬
獲取底價
風云T9
風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參與寶馬車標志圖片創作的設計師是康拉德·海德勒。1923 年,寶馬采用了由他創作的新標志,也就是如今我們熟悉的藍白色徽章。寶馬標志歷經多代演變,在不同時期展現出與公司發展緊密相連的特色,但明確有記錄參與標志圖片創作的設計師僅康拉德·海德勒。
勞斯萊斯頂配車型的價格因車型、配置、地區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沒有一個確切的定價。勞斯萊斯有多款車型,像幻影、曜影、古斯特等,各車型頂配價格差異較大。比如幻影加長版頂配約910萬,2024款幻影長軸距午夜藍+銀/干邑+黑限量頂配車型達1288萬
回饋制動在電動汽車中作用重大,既能回收能量提升續航,又能減少部件磨損,還能優化駕駛體驗。車輛減速或制動時,回饋制動將動能轉化為電能儲存在電池組,讓這部分能量在后續車輛行駛中得以再次利用,從而增加續航。同時,電機產生反向力矩輔助車輛減速,減少
五菱揚光于2024年3月11日正式上市,共推出三款車型配置,售價區間為7.18 - 8.38萬元。其中,230km實用型售價7.18萬元,300km實用型售價7.98萬元,230km舒適型售價8.38萬元。此外,其客車版提供純電續航230公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