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正確的握方向盤手法!新手看過來,來教你如何正確打方向盤
小老外神技一打方向盤,將失控的車輛強行打回
下面這個視頻是老外開著沒有ESP的老奧迪高速行駛。由于過彎時車速過快,車子失控了,小老外卻冷靜地來回轉動方向盤,穩住了車身。從整個過程來看,小老外的心理、駕駛技術、反應速度都是一流的。當然,最讓我們印象深刻的還是全程小老外打方向盤的方式。讓我們仔細看看這段視頻截圖:
視頻開始:小老外示范正確握方向盤的方法
我們都知道握方向盤的正確位置應該是方向盤的3點鐘和9點鐘位置。小老外在開車的時候,除了換擋的時候,其他時候右手都保持在3點鐘的位置。 (左手不在鏡頭里,無法分析。) 正確的握方向盤方式,為后車失控后進行一系列快速的方向盤操作奠定了基礎。
視頻第53 秒時,車輛開始失控撞上右側護欄
小老外立刻反應過來,向左轉了一個半圈還擊。此時左右手都在鏡頭外,我們無法準確分析他轉動方向盤時換手的過程。但是,通過我們的實際練習,當我們被連續向左打一個半圈時,左右手需要交換兩次。
當打方向盤超過半圈時,就要換手完成后面的轉動。 (除非你是成天可以用手180度旋轉的怪胎)有些人喜歡換手后反手握住方向盤。帥是很帥,但是當你想反擊的時候,你會發現因為你手的生理結構,你反擊不了,松手換回去是浪費時間。如果出現緊急情況,后果真的不堪設想。
視頻54-55秒,第一個最危險的時期
在最后一秒連續向左打方向盤后,車輛已經向左急劇傾斜。這可以說是最危險的時期,小老外迅速向右轉了兩個半回合。這時,雙手進入了鏡頭??梢钥吹?,當小老外的左手隨著方向盤到達3點鐘位置時,右手迅速松開抓住12點鐘位置,然后左手迅速回到9點鐘位置'時鐘位置。如此循環,這就是接連快速轉動方向盤時的換手術。你明白嗎?
小老外給了我一個完美的示范,高速轉動方向盤時如何左右手切換。看不清楚的可以看下面小編做的動態演示。
小編有個同事喜歡打方向盤的時候慢慢自慰。剛轉過一個彎,他一點一點轉動方向盤,一點點向后轉。真的讓我想起了一句話:宅男都是互懟,廢紙傷身。為了讓大家更直觀的了解什么是方向盤,這里放一張GIF動圖。
視頻55-56秒,第二危險期
車輛在最后一秒操作后急劇向右傾斜,進入第二個高危期。小洋人繼續施展無影手神功,迅速向左反擊了兩下半。因為此時手在鏡頭外,我們還看不到換手的過程。
進入視頻57-58 秒,車輛最初處于控制之下
視頻此時可以看到車速明顯下降,最危險的時期已經過去。雖然車輛向左的傾斜度還是比較大,但已經在可控范圍之內。這次小老外以不算太快的速度向右轉了兩圈。該技術與上一個相同??礃幼樱且粋€打了多年方向盤的老司機。
視頻進行到59-60秒,車身已經基本穩定,車速也降到了很低的水平。
小老外把方向盤向左轉了半圈,又把方向盤向右轉了半圈。經過這么小的調整,車輛已經完全穩定下來了。踩下剎車將車子停下,音樂天衣無縫地響起。
很有素質的小老外,停車立馬開雙閃燈
小老外顯然很有資格,在車子停下后立即打開了雙閃警示燈。然后在下車前拉好手剎,看看車輛有沒有損壞。開啟雙閃燈可以提醒后車注意避讓,拉上手剎可以防止車輛側翻碾壓自己。建議大家好好學習。
上面視頻中提到的轉向技巧只能在緊急情況下使用??蛇@個世界上怎么會有那么多突發事件,誰也不會天天遇到突發事件。所以讓我給你一些實用的東西—— 三種常見的高難度轉彎技巧。
不同彎道的轉向技巧
1.發夾彎
發卡彎又叫彎頭彎或U字彎,一般市區行車很少見到,但在一些山區旅游景點卻經常見到。這種彎道對于新手來說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很多時候即使是老手也未必能夠很好地掌握彎道的角度和弧度。
穿越發夾彎的技術不超過兩種。最常見的技術是內-外-內轉彎法。入彎前向變道外側輕打方向盤,入彎時靠近變道內側,出彎時再次向變道外側輕打方向盤。
另一種方法是慢進快出;意思是入彎前減速換低檔,然后靠近彎道內側進入彎道,出彎后快速加油加速離開。
無論使用哪種方法,都需要注意打方向盤一定要快速連貫。方向盤不要一點一點慢慢打,否則除了不能掉頭外,出彎后還要回頭轉多少圈才記起來。
2.連續彎曲
連續彎曲也稱為S 曲線。其實就是考駕照時從9條曲線中選出3條曲線。雖然在駕校學過,但很多新手還是掌握不了技巧。最重要的是連續過彎技巧,這是日常駕駛中最有效的避險技巧。您可以觀看下面的視頻。司機利用連續的過彎技巧躲避失控翻車的事故車輛。
3. U-turn 掉頭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彎道,因為道路設計的原因,大家過這種彎道都沒有什么問題。而在這里提出來說是因為,有些人能用很小的角度過調頭彎,有些人過個調頭彎卻要橫占兩條或者三條車道。這是為什么呢??
過調頭彎時,也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當兩邊車流較大時,應該以低速低擋入彎,方向盤打滿緊貼彎道過彎。如果兩邊沒有車輛時,則可以較快車速過彎,這時過彎的稍大些,這樣車輛更不容易失控。??
總結:看完這篇文章,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意識到正確打方向盤的重要性?在小編看來駕駛技術的高低,除了本身經驗的積累、反應的速度外,跟正確的操作技巧也離不開。當然不可避免的是,還需要一點運氣成份。畢竟運氣差的,喝口水也是會被噎死的 。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