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力帆 蔚來是江淮 小鵬是
編輯/星空下的菠菜
排版/星空下的牛牛
蔚小理,常被戲稱為“造車三傻”。
為什么這么說呢?翻開財報就會發現,這三家造車新勢力,到現在還沒賺錢。蔚來(HK9866)收入最多,也賠的最多。2021年實現營收361.36億,歸母凈利潤-105.72億。平均3.5天虧一億(有點夸張)。
相比之下,小鵬(HK9868)處境略好一點,少虧了一半。成績最優的是理想(HK2015),去年全年虧了3個億,今年一季度僅虧了1000萬。
正常公司都比誰賺的多,這仨公司只能看誰虧的少。
不過,這個虧損只是表面數據。抽絲剝繭才能發現,蔚小理并不是在造車,而是在攢(cuán)車。美其名曰,供應鏈管理。
芯片方面,三家公司目前均采用英偉達解決方案。傳感器方面,毫米波雷達、制動等零部件,主要使用博世的產品。電池方面,與寧德時代合作。座艙普遍采用高通芯片。
蔚來成立于2014年,小鵬和理想成立于2015年。從起點來看,相差不大。不過,蔚來2016年開始與江淮合作,小鵬的首款車型G3也于2018年11月開始投產。
而理想,2016年自建常州工廠,到2018年通過收購重慶力帆汽車,才拿到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理想第一款,且唯一一款車型理想ONE(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于2019年11月才正式量產。
或許,正是這個原因,才形成了日后蔚小理的排名(初期)。
總之,三家沒有任何造車基因的新勢力,就這么崛起了。
二、分潤之下,利潤微薄
眾所周知,造車行業本就微利。而蔚小理這種造車模式,還要向代工廠和零部件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