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D口針腳的定義是什么
OBD 口針腳的定義是依據相關標準與廠家設定,對車載自動診斷系統中 16 針 DLC 形式接插件各針腳功能的規定。這 16 個針腳,有的用于數據傳輸,像 2 號、10 號針腳形成 SAE-J1850 總線;有的作為接地,如 4 號車身地、5 號信號地;還有的提供電源,如 16 號蓄電池電壓。各針腳分工明確,共同構建起汽車故障檢測、診斷等功能的基礎。
具體而言,1號針腳由制造商自行定義,其用途會因不同廠家的設計和需求而有所差異。
2號針腳為SAE-J1850 PWM和SAE-1850 VPW總線正,它與10號針腳SAE J1850總線負共同形成數據傳輸通道,在特定的通信協議下承擔著重要的數據交互任務,確保車輛各部件之間的信息能夠準確無誤地傳遞。
3號針腳同樣是制造商定義的范疇,為廠家根據自身產品特性進行功能賦予提供了空間。
4號針腳作為車身地,需要與車輛底盤進行電氣連接,它是整個電氣系統的重要參考點,起到穩定電氣回路的作用。5號針腳作為信號地,為各類信號提供了一個穩定的接地參考,保障信號傳輸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6號針腳代表CAN high(ISO 15765-4 and SAE-J2284),14號針腳代表CAN low(ISO 15765-4 and SAE-J2284),二者共同構成CAN總線,在現代汽車的網絡通信中發揮著關鍵作用,負責高速數據的可靠傳輸,讓車輛各個控制單元之間能夠高效協同工作。
7號針腳對應ISO 9141-2和ISO 14230-4總線的K線,在特定的通信方式下,它承擔著特定的數據傳輸和診斷功能。
8號、9號、11號、12號和13號針腳均由制造商定義,這些“自由發揮”的針腳,使得不同品牌和型號的車輛能夠在滿足基本標準的基礎上,實現個性化的功能擴展和優化。
15號針腳為ISO 9141-2和ISO 14230-4總線的L線,與7號針腳等協同工作,完善了特定通信模式下的數據傳輸體系。
16號針腳為蓄電池電壓,它為外部診斷測試設備提供永久正電壓,A型OBD引腳16標準電源電壓12V,支持電流≥4.0A;B型OBD引腳16標準電源電壓24V,支持電流≥2.0A,從而確保診斷設備能夠在車輛上穩定工作,為車輛的故障檢測和診斷提供動力支持。
總之,OBD口針腳的定義細致且復雜,各個針腳都在汽車的診斷和通信體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們相互配合、協同工作,從基礎的接地、供電,到復雜的數據傳輸和診斷功能實現,共同為汽車的正常運行和故障排查保駕護航,保障了汽車在安全性、環保性以及整體性能方面的穩定表現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