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音響的酸甜苦辣 資深編輯親述音響改裝心得
本次筆者用自己玩音響的歷程來現身說法,各位可以看看“搞”汽車音響的正確心態:只有在安裝、實驗與實踐的過程中,才會摸索出汽車音響的體驗,這是玩汽車音響追求聲音的精神所在。
我玩汽車音響的時間并不長,也沒有傲人的器材,現在的系統所發出的聲音也只是尚可,若有什么值得分享的,大概也只是如何在有限的預算中盡量做出合理聲音的經驗。記得以前看到某雜志中有位前輩曾說過,花在汽車音響上的錢有一半是浪費的。這句話我很贊同,但當時不能理解的是,另外那一半錢到底浪費在哪里?
第一次換喇叭
我的第一部車是1996年花3400臺幣從同學老爸那買的、快要報廢的800cc兩廂小車。
當時我對家用音響一無所知,只是覺得原車音響實在太單薄了,就像是很憋腳的床頭音響。只有前面兩聲道,聲音平淡無味,音量又小,不像現在一般新車的原廠音響已有大幅度進步,高檔的更是有8喇叭、CD&MP3主機或換片機等配備。所以現在的車主比起以前可以說幸福多了。
為了得到好的音質效果,異想天開的我跑到臺灣知名的電子商城集散地——中華路,買了一對SONY的同軸喇叭,把它并聯在原來的喇叭上。那時我還不知道,原車音響表現不好是因為主機功率不足。結果才發現,裝上后聲音變得更單薄,失真更大!
這種用800人民幣買來的破車是陪伴筆者六年的交通工具。
窮學生大投資
接上不到兩分鐘后,我就把它拆下來,馬上跑去找一位在做售車業務的同學表哥。
同學表哥帶我到延平南路一家蠻有名的店家,換了一臺當時挺流行的低價韓國主機,并在后方障板裝了ALPINE 6.5吋同軸喇叭。另外又加上一對還不錯的高音和一對號稱日制的SOHO 4吋單體,并把原廠系統送給了店家,還倒貼他兩千多臺幣。
老板問我要不要換發燒線?我想若換發燒線,我的爛系統不一定會發燒,但我的腦袋殼肯定會發燒!聽到他店里動輒2萬、5萬的系統,就知道汽車音響暫時與窮學生的我無緣了。
8000多臺幣對于當時的大學生而言,已經是很大的數字了?,F在想起來這樣的搭配似乎不太恰當,應該先升級主機,后音場沿用原廠,再把主要錢花在前音場喇叭上,這樣比較實際些。
不過早期并沒有前音場的觀念,因為一般來說,喇叭裝在后障板會有比較好的表現,所以以往都很重視后方喇叭的質量。而現在則大都講究前方的喇叭,類似家用音響的聆聽效果。
EQ的選擇相當重要,質量不好的會讓你的耳朵不能忍受。
小偷也捉弄窮學生
沒想到好景不長,音響竟然被小偷借走了!連這種爛機子也要偷,真是無話可說了。打電話問原廠,我的隨車Panasonic主機竟然要2100臺幣,而我打電話問最有名的汽車音響集散地——赤峰街才賣1200臺幣,著實讓我嚇了一跳。到了赤峰街才發現,我的ALPINE在那里只要一半價錢,看來那位做售車的表哥應該也賺了一手,而且原先那一家名店也實在看不出有什么特別的安裝技術,連門板的固定木框也是付之闕如。
于是我就在赤峰街裝了主機和一個1/2DIN內置功率放大的EQ,如此一來好像比原車的音響效果好了一點,然而把音量調大后,又出現失真、聲音變扁、扭曲等問題。
由于當時CD換片機還很昂貴,我就委屈使用了附磁頭的卡帶型CD音源轉換卡,以隨身聽CD來當音源。這種玩法在CD不普遍時還頗為流行。它是把CD訊號轉變成一個外型規格像卡帶的轉換器,然后由卡座的磁頭讀取訊號。
現在想來其實那是很不值得的投資,因為那種CD音源轉換卡帶就算是最好的等級,聲音和動態范圍都很差。因為受限于主機卡座的頻率響應和動態,都只有卡帶播放的水平,CD隨身聽透過轉換在卡座播放,聲音僅類似CrO2鈷鐵金屬帶,更比不上真正的CD數字音源。唯一比卡帶型好的地方可能是聲音略干凈些,于是我就把那個卡帶轉換器丟掉,將訊號線插到EQ的INPUT孔。音質馬上大為提升,只是CD隨身聽在防震彈簧架上常跳針,聲音開大還是會失真。
一開始還很納悶,那個EQ號稱有100瓦,為什么那么遜色?但看到雜志上動輒五六百瓦的大塊頭,也就覺得100瓦能有這種表現已經很合理了。
等我有經濟能力后,有一天看到汽車精品百貨在特賣功放,一部兩聲道擴大機才賣3750臺幣,覺得好劃算,也不管它是什么機型就直接買回家了。結果,不但說明書沒有,一大堆線頭也沒有標識,硬憑著邏輯把電源、接地與Remote開機信號分成一組,剩下的四條線中,幸好兩條有保險絲,因此可以再分成兩對。很顯然,那是兩聲道的喇叭線,而有保險絲的是正極。
很多擴大機都將功率標示得很夸張,不過都是灌水的成分居多。
失敗后的經驗
1 爛EQ把音質弄的很差,再經過擴大器后,把缺點擴大無遺,簡直不能入耳,而且Hiss聲很大!
2 我用一般的爛接頭做了一條訊號線,一端是Phone單頭,一端是RCA接頭,結果聲音還是很爛。那時我還把訊號線剝開用來做喇叭線,直到后來我才搞清楚,原來線材還分訊號線、電源線與喇叭線。后來去中華路專賣線材的店買了線材后,聲音才活過來——看我那時有多胡涂!
3 裝上兩聲道擴大器后,前后音場音量差很多,于是我又添了一部兩聲道的AMP(功放),當然,那也是號稱75W×2的臺制機?;叵氘敃r如果有3D音場的概念(注:3D音場就是前音場左右聲道、超低音聲道),也就不必浪費錢!
以前的人比較重視后音場,且后音場空間較大,因此這種震動面積較大的6x9喇叭十分流行。
(本文作者為臺灣資深汽車音響雜志前主編、自由撰稿人、大陸某雜志等媒體專欄撰稿人、新基音學單體設計公司謝宗桓)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