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文章

飛凡F7托底測試直觀看清買電車重點 關鍵技術還得是大廠

小號撩車-太平洋號
汽車愛好者,汽車行業關注者
+ 關注
AI選車專家

雖然新能源車型如今已經逐漸成為主流,但在筆者身邊還是有很多朋友不太愿意接受新能源車型,因為電池的安全問題讓他們感到焦慮,尤其是在新能源車型自燃的事故看多了之后,進一步堅定了他們不買新能源車型的決心。

在筆者看來,安全問題確實是新能源車型目前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很多新能源車企都把安全作為主要賣點,但真正能夠實現100%安全的卻少之又少。電池組的安全分為主動安全以及被動安全,主動安全簡單來講就是電芯穩定性強不自燃,被動安全則是發生交通事故,或者電池組受到外力沖擊之后,盡可能地降低起火概率。

其實監管部門也在時刻注意新能源車型的安全性問題,5月底發布《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征求意見稿),將熱擴散要求提升至“不起火、不爆炸”,引發廣泛關注。

事實上,目前國內部分大廠車企的電池安全體系已經能夠滿足工信部《征求意見稿》強制新標,比如飛凡汽車上的搭載上汽躺式電芯電池目前在國內外裝車已經創造出超過30萬塊0熱失控、0自燃的安全記錄。

為了讓消費者對自家的電池安全性有進一步的認知和更深的信任,飛凡汽車在日前還進行了電池安全極限測試,驗證了自家電池組在日常用車環境下的安全表現。

首先進行的是整車正向刮底測試,這個很好理解,就是我們日常用車中撞到像地鎖這種路面障礙物的場景,對于電池放在車身底部的電車來說,這一測試很有必要,主要考驗底盤和電池包的被動防護。測試中設置了三個直徑35cm,間隔650cm的金屬地錨,測試車輛飛凡F7以不低于60km/h的時速通過三個地錨,車輛經過撞擊,底盤護板確實出現了剮蹭痕跡,但電池包安然無恙,未出現我們新聞中看到的自燃、冒煙的情況發生,車輛完全可以正常行駛。

第二個進行的是整車正向負坎沖擊測試,這一測試模擬的是我們開車下馬路牙子的場景,我們平時不注意就容易托底到電池,路肩的前沿可是對電池有著不小的傷害。測試中可以看到,工作人員搭建了一節20cm高的臺階,并在距離“臺階”150cm的位置,額外放置了一個304不銹鋼實心半球地樁,難度增加,模擬車輛下馬路牙子時可能碰到的“看不見”的危險。伴隨著車輛的慣性,如果底盤防護不過關,那么電池組就很容易出現擠壓變形,進而產生短路、漏液、起火、爆炸的情況。

測試中以30km/h的時速下臺階,底盤撞擊臺階前沿后,二次撞擊實心半球地樁。經測試后查看,飛凡F7的電池組并沒有受到損壞,同時車內也沒有出現故障的提示,行駛起來一切正常。

第三項測試是巨石陣測試,模擬的是我們遠途游玩或者途經施工路段的糟糕路況,石頭崩起會給底盤造成毀滅性的傷害,這項測試一般都是面向輕越野級SUV的,用轎車進行測試同樣是自信的體現。長度200米/寬度5米的測試車道擺放著多個大小不一的不規則石塊,石塊高度普遍都在13cm以上,最高能達到22cm,測試車輛以不低于50km/h的速度通過,底盤被石塊不斷撞擊,危險程度是非常高的,但測試過后,飛凡F7的電池組同樣沒有出問題,高壓線束和電子元件也沒有出現破損、起火。

而且測試結束后車輛靜止了兩個小時,測試車輛依然沒有出現漏液、冒煙、著火的情況,意味著飛凡F7完美通過了測試。

能夠通過嚴苛的測試,和飛凡的技術實力顯然是密不可分的。躺式電芯采用了多項自研核心科技,將原本立著的電芯放倒進行雙層排列,這樣就減少了電芯之間70%的接觸面積,即使單個電芯出現熱失控也不會波及到其他電芯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

此外,飛凡F7還利用縱向侵蝕引導、橫向高強度防御、上下磕碰防護的BPS電池保護三大防護科技,能夠讓電池實現360度的物理安全防護。其中一個典型設計是:電池包離地高度高于雙側車門門框與副車架高度,面對撞擊有充足的隔擋和緩沖。

自信來自于實力,飛凡F7電池包在測試中取得“0熱失控、0自燃、微形變”的出色表現,證明了飛凡汽車在電池安全方面的硬核實力??赐甏舜物w凡F7的極限測試和技術實力后,你是否也對新能源電車的安全問題有了更大的信心?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自于網絡,感謝原作者。
9847
2024-07-19
智駕大橫評

相關車系

更多>>

相關推薦

熱門文章

|
国产人成亚洲第一网站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