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進入3月份,各家新勢力車企就陸續公布了銷量成績,可以看到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延續了激烈的競爭態勢,多數比起去年同期有所增長,政策和市場回暖都起到了推動作用,新能源補貼政策逐漸落地,車企也在跟進推出優惠政策,因此2月銷量有所回升。不過2月畢竟是傳統淡季,又受到春節假期影響,有效銷售天數較少,且春節前購車需求集中釋放,透支影響較大,市場處于淡季調整階段,因此不少車企環比1月有所下滑。

具體來看,頭部陣營品牌依舊沒有太大變化,小鵬汽車以30453輛的成績蟬聯銷冠,原因一方面在于其智能化技術壁壘,XNGP全場景輔助駕駛系統支持城市道路、高速路況以及復雜泊車場景,形成了差異化的用戶體驗。另一方面,入門A級家轎小鵬MONA M03售價11.98-15.58萬元,15萬就能買到搭載高階智駕車型,自然是很有吸引力。

另外,小鵬產品矩陣也很完善,轎車方面除了小鵬MONA M03,還布局有中大型轎車小鵬P7+,SUV方面,小鵬G9憑借CLTC工況下800km續航和800V高壓快充技術,而定位緊湊型的小鵬G6則通過高性價比策略搶占大眾市場。值得一提的是,小鵬G7也已經亮相工信部,將進一步豐富小鵬產品陣營,助力其銷量增長。

理想汽車以26,263輛守住亞軍席位,其“奶爸車”定位仍是最大賣點。理想L系列的L7、L8、L9憑借“冰箱+彩電+大沙發”的配置組合,精準鎖定多孩家庭用戶。此外,理想通過優化增程式技術(CLTC綜合續航1315公里),解決了純電車型的里程焦慮,而理想L6在延續這些優勢的同時,還降低了準入門檻,也因此保持熱銷。指的是一提的是,理想正在積極布局純電動市場,目前已經發布了理想i8官圖,未來將進一步補齊理想市場版圖。

零跑以25,287輛躍居第三,成為本月的“黑馬”。其成功得益于極致性價比策略,比如零跑C11起售價不足15萬元,卻標配L2級輔助駕駛和三元鋰電池,對比同級競品優勢顯著。而中大型SUV零跑C16,標配6座布局、2.5k屏、高通驍龍8295p芯片、L2級輔助駕駛等等,但起售價僅為15.08萬元,性價比很高。同時,零跑與Stellantis集團的合作提升了供應鏈穩定性,產能爬坡速度加快,進一步支撐銷量增長。

盡管鴻蒙智行2月銷量仍達21517輛,但其排名下滑到了第4名。其中銷量支柱問界2月估11669輛,智界二月估9348,享界二月估500。三個品牌基本都存在是產品線單薄的問題,且價格均較高,缺乏覆蓋大眾市場的走量產品。二是華為技術依賴癥,消費者對其"貼牌模式"的認知逐漸分化。不過,接下來問界將推出全新車型M8,M9也將迎來換新,享界則會新增享界S9增程版,另外鴻蒙智行還將新增“兩界”,未來表現值得期待。

廣汽埃安以20,863輛位居第五,其銷量主力AION Y和AION S仍依賴B端市場,不過憑借高性價比也贏得了不少C端市場消費者青睞,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埃安推出了極具性價比的埃安UT鸚鵡龍,大概率會進一步提升整體銷量。盡管品牌試圖通過昊鉑系列沖擊高端,但Hyper GT車型市場反響平平,私人用戶占比不足三成,轉型壓力較大。

小米汽車以20,000輛的交付量躋身第六,根據前三周和第四周銷量推算,其銷量應該超過了2.5萬輛。首款車型SU7憑借“人車家全生態”概念吸引科技愛好者,而雷軍“性價比之王”的營銷口號也拉高了市場期待,最近,小米SU7 Ultra正式上市,三天鎖單量就超過了1.5萬輛,轉化為銷量后助力小米月銷量突破3萬應該問題不大,再加上小米YU7也上市在即,很可能會登頂新勢力銷量榜。

蔚來2月銷量僅9,143輛,盡管其換電網絡覆蓋超2300座電站,但高昂的運營成本導致終端優惠收縮,ET5和ES6較高的起售價勸退部分消費者,再加上不夠突出的智能化水平,也降低了競爭力。蔚來去年推出了新品牌樂道和螢火蟲,樂道首款車型樂道L60 2月銷量僅4049輛,并未展現出特別好的市場表現。

騰勢和嵐圖均是老樹開新芽的品牌,均主攻高端市場,競爭激烈。騰勢和嵐圖最走量的均是MPV車型,分別是騰勢D9和嵐圖夢想家,但該細分市場容量小,增長空間有限,好在騰勢Z9和騰勢Z9 GT兩款車型還算走量,因此總銷量平穩增長,嵐圖則稍顯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