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當前的中國汽車市場,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新能源滲透率突破40%,自主品牌市占率超過60%,這些數據都在提醒我們這場由電動化和智能化驅動的產業革命,正在重塑全球汽車產業的結構。

而面對這樣的現狀,車企們能做的,只有全力以赴的,創新變革。正如《易經》中說:“變則通,通則達”,而這一點,在上汽集團身上,做到了極致。因為其清楚的明白逆時代而行往往是虛無的英雄主義,而順應變化才是駛向未來的取勝之道。4月10日晚,上汽集團在“懂車更懂你·2025上汽之夜”上,揭開了中國汽車工業向全球汽車產業高地發起沖鋒的序幕,一場定義未來汽車產業的戰略雄圖,正在發生。
自主品牌,全面煥新
一直以來,不計成本的研發,死磕車輛品質,是“大廠造車隊”所秉持的技術基因;而在這個基礎上,上汽集團“懂車更懂你”的理念,更是滿足了“以用戶為中心”的更為多元化和深層次的需求。所以在本屆上海車展上,攜旗下智己、上汽乘用車、上汽大通、上汽大眾、上汽通用汽車、上汽通用五菱六家整車企業十個品牌的上百輛新車亮相于車展現場,并在4月23日上午正式發布了全新品牌戰略。


具體來看,智己汽車,定位高端智能電動領軍者,是上汽品牌向上的踐行者、創新技術的先行者,是上汽實現品牌向上+技術突圍雙突破的關鍵所在;榮威品牌采用“三標分立”策略(字母標定位to C市場;獅標,定位to B市場;R標,定位精選系列 );MG品牌,則是 China for Globe的定位,為年輕人打造的dream car,不僅如此,隨著800V高壓平臺技術儲備已進入量產倒計時,全新模塊化電動架構完成冬季測試,固態電池聯合實驗室掛牌成立,這些巨大的投入,都正在為MG后續的產品爆發積蓄勢能;上汽商用車方面,上汽集團則是強化了資源整合,將和頭部跨界企業開展協同、拓展生態合作,面對全球商用車市場環境的向好趨勢和日益激烈的競爭態勢,上汽商用車顯然有機會探索出全新的發展前景。

當然了,說了這么多,最最值得一提的,當然還得是——SAIC尚界。華為鴻蒙智行和上汽聯合并非是簡單的加法,而是深度融合、聯合創新,這也意味著“新合資=中國科技+中國汽車”。二者的聯合,底層邏輯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市場換技術”,而是以“引領”的姿態充分發揮換道超車的勢能,統合上下游產業鏈開啟新周期,或者更加直白一點來說,“新合資“,更是一種協同力量,未來勢必會共同鑄就中國制造的驕傲與輝煌。能看的出,上汽集團的全面煥新,不只是一句口號而已,除了在技術上發力外,同時內外兼修,勢必要在這場“肉搏戰”中打出一片新天地,我們有理由相信,變革之下,效果會很快顯現。
全球化汽車品牌,開啟海外戰略3.0
本屆上海車展上,上汽集團正式發布海外戰略3.0 ——“Glocal戰略”,即“全球+本土”的組合戰略,積極打造本地化體系生態和全球汽車品牌。

作為出海銷量最多,截至2024年年末,上汽在海外市場累計交付超過550萬輛,成為“出海最多”的中國汽車企業;并且上汽已經連續8年汽車出口第一、連續3年海外年銷量超100萬輛,歐洲發達國家銷量占比達25%。而值得一提的是,歐英市場如今作為上汽全球化戰略基盤,已建有歐洲設計中心,正在籌建歐洲工程中心,以及探索歐洲本土化方案。這件事情,何其不易,歐洲市場作為全球汽車工業的搖籃,上汽在歐洲市場取得的成績,已然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智造的創新厚度和全球化視野。
上汽集團實現從“規模擴張”轉向“價值創造”,從“產品輸出”轉向“標準輸出”,積極助力中國智造構建全球版圖。上汽將全球市場劃分為N個區域,利用智能化、電動化技術先發優勢,形成各區域個性化、智慧化產品方案,做到“全球化思維,本地化行動”??吹贸鰜恚M鈶鹇?.0,是上汽集團對全球化趨勢的深刻洞察,并且抓住了產業變革的窗口機遇,以自主創新的技術,參與全球汽車產業的重塑。
與其等風來,不如乘風起。這是一場屬于上汽集團的創新變革,本地化體系生態和全球海外戰略兩手抓,構筑協同護城河。至此,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品牌的逆襲,更是一個產業在時代裂變中的華麗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