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
北京現代董事長徐和誼來到廣州番禺出席
北京現代在廣州最具規模的
4S店、中汽南方屬下的第四個汽車品牌店——宏現特約服務店的開幕儀式。不過現場最大的焦點并非
北京現代即將投產的經濟型轎車
伊蘭特,也不是
索納塔今年即將超過5萬輛的銷售業績,而是集中在
北汽、
現代和戴-克最近的三角關系中。

作為北京
現代的董事長、
北京汽車投資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徐和誼的角色非常敏感。他回應記者提問,形容北汽聯姻戴-克為“娶幾個老婆鬧點別扭很正常”。但其間的“不痛快”還是溢于言表。在看似輕松的回答背后,韓國現代正在利用當初與北汽簽訂的“排他性”條款,通過北汽給戴-克加壓,有未經證實的消息稱,迫于現代壓力,
奔馳將廠址定在亦莊開發區,而不是更為“理想”的順義“北京汽車城”。
總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 面對媒體的追問,徐和誼說:“心里不痛快是肯定的,但穆斯林娶幾個老婆屬正常,好像
廣汽也在和
豐田合作,這中間鬧鬧別扭沒有什么關系。”此前有媒體報道
北汽控股相關人士表示,韓國
現代提出的抗議盡管不至于使
奔馳項目流產,但還是會對北汽和戴-克剛剛建立的合作產生影響,對此徐和誼評論:“對一個企業來說,市場永遠是最重要的。有市場,有錢賺,就是你打他他也不會走!
當記者問及2005年下線的奔馳轎車是否會對
北京現代以后引進生產的高檔轎車(比如
君爵3.0)構成威脅,從而使得
北京吉普和
北京現代這兩個在北汽控股中定位不同的板塊產生市場競爭,徐和誼則很干脆地說:“德國車和韓國車根本不是一個系列,國產奔馳和現代汽車是兩碼事,沒有必要拿來比較。”話雖如此,看得出來奔馳車落地北京
吉普對于北京現代來說,似乎并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
聯手廣汽進軍汽車制造業第四 北汽、廣汽、
長安處于全國汽車制造業的第二梯隊,也是最有希望晉升第一梯隊、成為“老四”的“候選人”,三個集團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北汽董事
長安慶衡曾經表示,在新的汽車產業政策中,并沒有明確支持哪三大家,而是只要市場份額達到15%,就算大集團。他說不排除今后幾家聯合起來形成戰略聯盟而進入前三名的可能性。這句話在徐和誼那里得到了證實——“我們正在和廣汽建立一種定期或不定期的會晤交流,互相交流經驗,不排除建立‘聯盟’,共同爭取‘老四’地位的可能!毙旌驼x還表示,之所以與廣汽走得近,是因為北京現代和廣汽一樣都是走滾動發展的道路,有許多經驗可以借鑒。
“誰先當上第四并不重要,在今后的汽車產業中,關鍵是擠進我國汽車制造行業集團軍!毙旌驼x進一步透露,這和我國的汽車產業政策有關,要想在今后發展中得到政府和政策多方面的扶持,就必須進入這個集團軍的圈子。不過他說現在與廣汽之間的關系還不能叫做“戰略聯盟”。
新聞事件背景分析:戴-克與現代之爭 今年9月8日,
北京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與戴-克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計劃之一是對
北京吉普進行重組。雙方準備投資10億歐元,生產
奔馳轎車,并且有望兩年之內投產。10月14日,
現代汽車公司就戴-克與
北汽控股合作生產奔馳轎車一事公開提出強烈抗議,要求北汽控股撤銷與戴-克達成的結盟合約。10月17日,現代汽車有限公司再次表示,如果戴-克不妥善處理與北汽之間的合作協議,現代將終止與戴-克合資成立卡車公司的談判。
現代依據的是一份早在去年6月28日北汽與現代合資經營合同中對“排他性”做出的規定,即:本合資合同期間,未經現代許可,北汽不得與任何其他公司或經濟實體在中國大陸就生產轎車整車、卡車整車、RV整車建立合資關系。但北汽控股集團董事
長安慶衡則明確回應,北汽和戴-克的合作在北汽與現代之前早有淵源,并不屬于違反合約的行為,同時他認為,與戴-克合作不會影響與北汽現代的合作關系,國產奔馳轎車下線時間則預計在2005年7月份。
實際上,戴-克與北汽之間的合作不僅僅在于使北汽多了一個合作伙伴,而影響現代在北汽控股的戰略地位,更深一層的含義是,戴-克是現代汽車最大的國外股份持有者,擁有現代10.65%的股份,離第一大股東的11.5%股份也只有一步之遙,一直心有不甘。如果戴-克增持現代股份成功,那么韓國現代將間接失去對
北京現代的控制權,加上戴-克現在又與北汽合作產奔馳轎車,韓國現代好不容易在中國打下的江山很可能就要易手戴-克,而今后在北京汽車工業中,現代這個先到者也只能排在戴-克的后面,作一個陪襯,成為世界第五大汽車制造企業的夢想也有隨之告吹的可能。因此,現代對于戴-克聯姻北汽當然是有一千個一萬個不愿意。
北汽有關人士表示:“北汽與奔馳只是暫時簽訂了備忘錄,此事即使不能導致北汽與奔馳的項目流產,也會極大地影響北汽與戴-克的進程!
昨天,就有消息傳出,奔馳生產線將落戶亦莊經濟開發區。這是現代與奔馳博弈的結果——北京現代反對奔馳將生產基地建在它的所在地順義!斑@顯然不是最理想的選擇。”一位行業權威人士稱,從理論的角度分析,奔馳肯定更愿意把生產基地建設在位于順義的“北京汽車城”。按照北京市的規劃,“北京汽車城”除了有北京現代的生產基地外,很多的汽車配套商也把生產基地建在順義,形成規模效應。而這一切,僅僅是韓國現代和戴-克搏弈的開始。(金羊網—新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