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聯汽車商會建議:國家應多措并舉重點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為經濟和社會生活帶來了巨大影響,封城、居家隔離、企業停工等情況的出現,極大地影響了2020年1季度GDP。政府多部門在以習近平主席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緊鑼密鼓地制定拉動經濟增長的刺激政策,從而最大程度的減少疫情對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的影響。由于汽車產業對工業振興和消費復蘇的廣泛影響,拉動汽車消費從而提振經濟的呼聲不論在官方還是民間都很強烈。國家各部委及地方政府紛紛出臺針對汽車市場的提振政策。如何使拉動汽車消費的政策落地,從戰略和戰術層面讓這次汽車消費拉動產生更加積極和深遠的影響,完成中國從汽車消費大國向生產強國的戰略過渡,顯得尤為重要。
全國工商聯汽車商會建議:拉動汽車消費應當重點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
之所以有這樣的建議,第一個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車是中國從汽車消費大國向汽車生產大國轉型的重要支點。
目前我國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汽車消費大國了,但與此地位并不匹配的是我國目前的汽車科技研發和生產制造水平還亟待加強,而新能源汽車正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契機,應該牢牢把握從而完成國家汽車行業轉型。
在燃油車發展的悠久歷史中,西方國家的老牌車企全面掌控了整車核心的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三大技術。在此行業格局下,國內燃油車領域自主品牌占據的市場份額以及品牌溢價能力都相對較低,科技研發上追趕國外車企的難度非常大,普通消費者在談論和選購汽車時,對于自主品牌、合資品牌和純進口汽車的認知差異化明顯,且往往跟價格、質量掛鉤。
但是新能源汽車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大家處在同一起跑線,特別是受益于國家發展戰略早,支持力度大等因素的影響,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核心“三電”系統已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甚至有越來越多的國外品牌新能源汽車搭載了中國產的“三電”系統,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制造企業在科技研發、生產制造和品牌創新能力上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2018年,全世界新能源汽車銷量約200萬輛,其中中國市場銷量超100萬輛,超過世界其他國家銷量總和。不僅如此,新能源汽車雖然在數量上發展迅速,但仍只占有全部汽車銷量的4.5%,未來增量潛力巨大。不難想象,歷經了戰略規劃期、導入期,并逐步邁入成長期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具備非常廣闊的空間,已然看出引領世界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勢頭。
第二個原因在某種程度上更加重要,已經不是某一個行業的發展問題,而是關系我國能源戰略安全的問題,即發展新能源汽車可以有效緩解我國能源戰略安全的巨大困擾。
此前我們提到中國已經布局了新能源汽車電池行業,無論是對鋰礦資源源頭的掌控還是技術研發領域,中國之所以提前進行戰略布局,其根本原因同樣是國家對于能源戰略的長期考量。
中國近幾年對石油進口的依賴度越來越高,2018年中國全年進口原油為4.62億噸,同比增長10.1%,2019年原油進口首次超過5億噸,不斷創歷史新高。同時,中國對外的石油依存度已經高達70%以上。國內不僅貧油,目前陸地油田還存在著開采難度大和開采成本高的問題。據統計,大慶油田目前開采成本與銷售價格基本持平,而渤海、新疆等地油田的地層結構相比世界上的優質油田差距非常大,中國高度依賴原油進口的現狀很難改變。因此,中國在這種最重要的戰略能源上很難改變被動和受制于人的境地。
一方面是國內日益嚴重的貧油現狀,另一方面是中國燃油汽車保有量的不斷提高。截止2019年底國內機動車保有量是3.48億輛,其中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6億輛。這樣一個巨大的數字,意味著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軟肋,因為每年消耗的原油已經占到我國消耗原油總量的一半以上,而當下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石油,不僅農業耕種時使用的農藥和化肥與石油有關,可以稱之為石油農業,甚至我們日常接觸的所有物品中,除了天然材質、金屬、玻璃以外,其它物品多少都與石油有關。
當下原油價格暴跌,不少人覺得這樣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事實上石油價格暴跌影響的是整個產業鏈,以更低的價格提供原油可以提升原油的性價比,與其他資源相比獲取更大優勢,從而打壓其他能源發展,再次樹立和穩固石油的能源霸權地位。
因此,石油巨大的消耗加上對外的高度依賴,都對于我國能源戰略安全造成了威脅和負擔,因此,國家層面的能源戰略轉型勢在必行,而作為能源消耗大戶的汽車產業則是能否轉型成功的關鍵。
第三個原因是新能源汽車有利于快速推動自動駕駛功能應用,為消費者駕車出行模式轉變奠定基礎。
人類社會獲取能源的途徑變革,往往是推動和決定社會工業革命的重要標志,同時,我們不可能等待石油真正枯竭之后才考慮能源變革的問題,就像決定石器時代結束的一定不是因為世界上的石頭用光了。此外,除了新能源技術,自動駕駛也是未來汽車產業發展革新的重要方向,尤其是隨著5G技術的應用落地,”新能源+自動駕駛“的技術將通過引領汽車產業的變革,推動又一次汽車產業革命的開啟。
因為未來的汽車將不僅僅是一個代步工具,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將徹底從車輛駕駛的工作中解放出來,而汽車將以“智能儲能單元”“智能移動辦公空間”“大數據采集終端”等更加多元的形式和意義存在,而承載這一使命的智能設備,無疑與我們現在身邊的AI機器人、超級計算機等各種智能設備一樣,必將是一款純電智能設備。
屆時,消費者對于實現了自動駕駛功能的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將與已經非常熟悉的各類智能設備一樣,汽車的產品換代周期也將隨著認知改變而進一步縮短,汽車零售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所占比重會進一步提高,汽車作為產品將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快消品,從而實現推動消費升級并拉動內需。
因此本次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重點扶持新能源汽車尤為重要。全國工商聯汽車商會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進行支持:
1、延長對新能源汽車的國家財政補貼時間,加大補貼力度。
全球范圍內不僅中國在對新能源汽車進行補貼,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世界汽車強國也一直在對本國新能源汽車予以補貼,且力度還在不斷加大。例如德國對于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折合人民幣六萬元每臺的補貼,并同時針對充電設備公司提供近3000萬人民幣的資金以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及配套設施建設。
相比之下,2019年中國針對新能源汽車大幅減少補貼的措施對市場產生了較大影響,加之新能源汽車成本下降的幅度還沒有達到成本臨界點,致使2019年新能源汽車出現負增長,新能源汽車生產廠家成本壓力加大,在科技研發、生產制造、品牌創新上難免畏手畏腳。部分新造車勢力由于沒有達到產銷規模,更是苦不堪言,時刻處于破產的邊緣。因此建議國家財政繼續補貼新能源汽車至2023年,并進一步加大補貼力度,同時提高補貼對于汽車研發制造的指揮棒效用,制定新能源汽車百公里電耗標準,取代單一的高續航標準,進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
由于國家財政補貼一般由生產企業進行了墊付,個別生產企業高峰時墊付資金100億以上,致使汽車生產企業資金壓力巨大。因此,建議國家縮短財政補貼發放的周期,由以前的1-2年發放變更為6個月發放一次,促進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
2、放開各地對新能源汽車的限購。
隨著國內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提高,馬路上的綠牌車越來越多,但一些地區限購政策成為了釋放新能源汽車增長潛能的緊箍咒。因此,建議各地完全放開對新能源汽車的限購,滿足民眾日常出行剛需,提振當地消費,促進當地環保。
同時,北京新能源指標排隊人數已經向50萬人大關逼近,建議北京每年增加10萬個新能源汽車購置指標。北京日前加強對外地牌照機動車的管理,約減少了100萬輛車的使用,即便每年增加10萬輛新能源汽車, 10年內也不會對于北京交通產生更大影響。同時可以加大老舊車輛的報廢力度,盡快研究制定促進消費者將燃油車轉化為新能源汽車的引導政策,從而快速實現新能源汽車為主的交通環境,為首都的藍天白云做出貢獻。
3、抓好對雙積分制度的落地,并完善對雙積分制度落實不到位企業的處罰措施。
目前,政府有關部門對于汽車生產企業的雙積分情況是每年公布一次,近年來是在每年4月初公布上年度雙積分完成情況,這十分不利于汽車生產企業及時調整產品結構或決定是否購買積分。建議政策執行部門按照月度或季度公布雙積分情況,而非每年公布一次,以保證政策的及時調控作用和嚴肅執行效果,同時應要求在相應時間節點未達標的企業必須生產或購買積分,并制定對積分未按時間要求歸零的企業進行處罰的標準,如每1積分處以1萬元罰款,以罰代管,讓政策有明確的執行標準,同時讓企業的積分可以有節奏的出讓,也防止當出現新能源積分供應不能滿足需求時,燃油車企遭受更加嚴厲的處罰包括停止新車型目錄申報和停止高油耗車型生產。最終確保政策得以落地執行。處罰的資金可用于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反哺企業。
建議在中國生產的新能源汽車,車輛出口到其它國家后,仍可按照中國的積分制度獲得新能源積分,這樣不僅能增加中國車企收益,更能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出口業務,刺激經濟發展。
4、調動政府資源加大充電樁的安裝力度。
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配套設施建設極為關鍵,是推動消費者認可、購買新能源車,以及優化消費者使用體驗的重要環節。因此建議:一是規定新建小區車位安裝公用充電樁比例,同時應保證每一個車位都可以安裝充電樁;二是老舊小區由國家投資進行電力擴容,并逐步按比例安裝公用充電樁,比例可以逐步提高,如第一年內覆蓋20%車位,三年內覆蓋50%車位,五年內覆蓋80%車位。
對于各個城市的路邊停車位,由政府確定一定比例安裝路邊充電樁,把充電樁作為公用設施管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增多,政府也會增加相應的財政收入。建議安裝充電樁的停車位標記成新能源汽車專屬停車位,對于違規停放的燃油車主處以罰款或者雙倍收取停車費,同時新能源汽車專屬停車位在車輛充電時免收停車費。
5、繼續對新能源汽車免征汽車購置稅。
盡快出臺具體規定,明確2021年-2023年繼續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
6、繼續推動出租車、網約車電動化步伐。
除資金和基礎配套設施支持外,對于有條件的地區給予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傾斜,例如規定3-5年內出租車需進一步電動化并且明確更換比例,網約車方面在規定年限內全部實現電動化。
7、把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納入公交體系,調動社會資源給予支持。
在社會資源方面,出臺相關政策,確定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進入公交體系,并劃撥一部分路邊停車位免費使用。同時政府對停車費、充電費給予優惠政策,降低新能源汽車日常使用成本。
8、減免高速費,加大車輛普及
隨著科技的進步,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越來越大,應鼓勵有中長途用車需求的家庭使用新能源汽車,建議開新能源汽車可以半價繳納高速費。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