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衛先鋒 實拍奧迪首款純電動汽車e-tron

2020-11-11 18:34:30 作者:謝子牛

寶馬、奔馳紛紛推出自家的純電動汽車之后,奧迪也發布了自家的首臺純電動汽車e-tron。2019年年底,奧迪e-tron在國內正式上市,補貼后售價區間為69.28-80.08萬元。一汽-大眾奧迪國產的奧迪首款電動車——e-tron,作為典型的高端純電動車,奧迪e-tron采用了前后雙電機四驅的動力布局。綜合來看,其合功率達到265kW,峰值扭矩561Nm(Boost模式綜合功率313kW,扭矩664Nm),官方宣稱的零百時間在5.7秒,和一些狂暴的特斯拉比其實并不夸張。而動力電池容量很有看點,達到了業內數一數二的95kW.h,加上業內很獨特的電機配2AT變速箱,讓我們對其科技內飾與續航能力產生了好奇心。

自動保存_xieziniu

外形設計深得人心 高水準頭燈視覺效果新穎

從設計上看,這臺車擁有一切奧迪車型應有的辨識度,家族設計的基因被刻意保留下來,車頭采用了家族樣式的可主動開閉的八邊形進氣格柵,但在造型上與燃油車有較大區別。頭燈組造型依然是“燈廠”出品的高水準,但在下沿加入了多橫幅的造型,以提升其辨識度。除此以外,卡鉗、翼子板上的“e-tron”字樣均采用了橙色的配色來強調其特別的身份。

自動保存_xieziniu

自動保存_xieziniu

自動保存_xieziniu

自動保存_xieziniu

奧迪e-tron的車側簡潔流暢,略顯低矮的車身有著極其出色的風阻系數,以盡可能提升車輛的續航里程。20英寸的低風阻輪圈造型奇特,輪胎采用了普利司通旗下的ALENZA001系列,規格為255/55 R20。

自動保存_xieziniu

 

自動保存_xieziniu

 

值得一提的是,奧迪e-tron側面標識和卡鉗均采用的是奧迪車型上從未有過的橙色配色,視覺效果新穎。車身尺寸方面,新車的長寬高分別為4901/1935/1616mm,軸距為2928mm。

自動保存_xieziniu

自動保存_xieziniu

 

e-tron車身設計非常流暢,雖然沒有夸張的溜背造型,但通過順暢線條的勾勒,還是讓其擁有僅為0.28Cd的超低風阻系數。快/慢充電口分別位于車輛的右/左前翼子板處,其中電動開閉充電口保護蓋很有科技感。據官方數據,奧迪e-tron支持150kW的充電功率,從30%的電量充至80%僅需30分鐘,但此類充電樁國內并沒有大量的普及。慢充支持持7kW、11kW兩種功率,7kW充電設備充滿電需要13.5小時,11kW則為8.5小時。

自動保存_xieziniu

尾部設計延續了目前奧迪家族最新的設計語言,整體造型飽滿。多處的橫向線條拉伸了車輛的視覺寬度,貫穿式尾燈則提升了車輛的視覺效果。

內飾全新設計的飛翼式懸空換擋桿 造型和便利性出色

內飾也是奧迪最新的家族式風格,非常的具有科技感。層次分明的中控臺有多重材料搭配,仍是奧迪品牌特有的高質感。至于12.3英寸的虛擬駕駛艙儀表盤、10.1英寸多媒體控制屏和8.6英寸空調及舒適功能控制屏。與外觀設計思路保持一致,奧迪e-tron的車廂內飾設計依然是出于讓使用者不需要過多適應就可以輕松上手操作。另一個比較有特點的設計在于換擋桿,e-tron做了全新的設計,在中控換擋扶手的左側是換擋撥桿,只需要通過大拇指輕輕上推便可實現掛入R擋,下撥可掛入D擋,P擋則有單獨的物理按鍵在撥桿的外側。造型和便利性都非常出色。

自動保存_xieziniu

自動保存_xieziniu

 

車內最吸引我的自然還是這宛若飛船操縱桿一般的換擋機構。其中黑色部分只是掌托,并不能逸動,切換檔位依靠的是撥動右邊的銀色部分。在中央扶手和擋把中間的儲物空間為開放設計,沒有蓋板,兩側為鏤空設計,造型很新穎。

自動保存_xieziniu

擋把的設計越來越自由,旋鈕、按鍵、撥桿等等,無不考驗著設計師的想象力。奧迪e-tron的擋把設計得很有創新感,駕駛時握住右側懸浮的黑色把柄,大拇指和食指前后推動左側按鈕即可換擋。360°全景影像,3D模式,多角度顯示算是女司機的福音,光線處理較為適中,并且不會有拼接殘缺,嚴重畸變的部分。

自動保存_xieziniu

自動保存_xieziniu

 

其它配置方面,奧迪e-tron還有全景影像、帶有換擋撥片的真皮多功能方向盤、防炫目內后視鏡、自適應空氣懸掛、電動行李廂門、智能矩陣式大燈、車內氛圍燈以及整體式預防安全系統城市版等。

自動保存_xieziniu

 

自動保存_xieziniu

后排的空調調節也取消了物理按鍵,不過觸摸屏沒有了觸控反饋,但操作起來足夠靈敏。后排椅墊的長度較長,能保證良好的腿部支撐性。雖然定位中型SUV,但e-tron的車身尺寸相比大多數中型SUV要大了不少,所以也為良好的車內空間打下了基礎。經過測量,奧迪e-tron的后排縱向空間為860mm,表現不錯,后排乘坐起來非常寬敞。

自動保存_xieziniu

自動保存_xieziniu

 

儲物空間方面,常規狀態下奧迪e-tron的行李廂容積為600L,當第二排座椅放倒后,其容積可以擴展至1725L。此外,作為一款全新開發的純電動車,它的前機蓋下方還有一個容積為60L的儲物空間。奧迪e-tron在后備廂蓋板下方以及前機艙蓋下方均有儲物格的設計,雖然容積不大,但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自動保存_xieziniu

奧迪e-tron的前后橋各搭載了一臺異步電機,其中,前軸電機的最大功率為170馬力,在boost模式下為192馬力;后軸電機的最大功率為190馬力,Boost模式下最大功率為261馬力。奧迪e-tron的綜合最大功率為426馬力,綜合最大扭矩為664牛·米,0-100公里/小時的加速時間僅為5.7秒。

自動保存_xieziniu

奧迪e-tron的電池組容量為95千瓦時,能量密度達135.37瓦時/千克,在保證電池組容量和能量密度的同時,效率的提升對延長續航里程的幫助就顯得尤為重要。奧迪e-tron雖然是一臺SUV,但在可控進氣口、更平整的電池底板等空氣動力學優化下,風阻系數被控制在了0.28cd。同時,奧迪e-tron搭載了高效的電控單元,可以根據電池狀態、油門和制動踏板位置,甚至是擋位的變化來控制驅動電機運行,以獲取最高的效率表現。此外,奧迪e-tron有30%的續航里程,來自于高效的能量回收系統。

自動保存_xieziniu

自動保存_xieziniu

關于充電方式和時間,奧迪e-tron除了擁有7千瓦、11千瓦兩種常見充電方式以外,還提供了150千瓦的快充。其中7千瓦充滿電需要13.5小時,11千瓦需要8.5小時,功率最大的150千瓦僅需30分鐘便可充滿電。

奧迪e-tron共擁有36個電池模塊,每組12片容量為60Ah的軟包電芯組成。電池能量密度135.37Wh/kg,官方給出百公里耗電量為20.4kWh。電池組被安置于乘客座艙下方的前后軸之間,可以獲得較低的車輛重心。搭載的電池容量為95kWh(可用83.6kWh),NEDC續航里程為470km;而在專業汽車媒體的實測下,其城際高速工況續航能力為347km,城市低速工況續航能力為442km。

自動保存_xieziniu

總結:

在豪華電動汽車的品牌領域,在這之前特斯拉或許是用戶的唯一選擇。但對于消費者而言,他們首先需要的,其實是一臺車,而這恰恰是傳統汽車制造廠商最擅長的地方。從奧迪e-tron的產品力表現來看,品牌、行駛品質、豪華感讓其擁有了一臺高端奧迪車型應有的素質,而表現不俗的三電系統又讓其在市場競爭中不落下風,當新能源車型變得逐漸普及時,消費者挑選車型的條件已不是單依靠獨特的外觀與設計,而是真正考慮用車環境、制造質量等多維度思考總結出的一款車型。此時,實力足夠強大的奧迪e-tron,消費者又有什么理由不去選擇這樣一款成熟可靠的車型呢!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相關閱讀
    點擊加載更多

    廣汽豐田新車定名“凌尚” 廣州車展首發

    廣汽豐田官方宣布旗下TNGA新車命名為“凌尚”,該車定位在雷凌和凱美瑞之間,將于2020廣州車展首發。

    新款豐田凱美瑞申報圖 前臉設計向亞洲龍靠近

    在工信部目錄上我們獲取了新款廣汽豐田凱美瑞的申報信息。新車為中期改款車型,全新的大嘴設計似乎讓凱美瑞越來越像亞洲龍了。

    邁向數字化 試駕全新一代高爾夫

    全新一代高爾夫打著數字化的旗號而來,但數字化的高爾夫真的會變更好?

    一汽豐田新款卡羅拉搭載1.5L三缸發動機

    在最新工信部目錄上我們獲取了新款一汽豐田卡羅拉的申報信息。新車其主要變化為換裝了全新的1.5L 三缸自然吸氣發動機。

    全新MG5正式上市 售價6.79-9.99萬元

    全新MG5正式上市 ,新車共推出7款車型,售價區間為6.79-9.99萬元。

    一汽-大眾全新高爾夫上市 售價12.98-16.58萬

    11月7日,一汽-大眾全新數字高爾夫正式上市,共四款配置車型,售價12.98-16.58萬

    再造一個網紅 測試奔馳全新一代GLA

    全新一代的奔馳GLA,還能再續前緣,成為豪華入門SUV的王者嗎?

    新款別克GL6搭載雙10.25英寸中控 將于近期上市

    別克發布了新款GL6內飾官圖。新車采用了全新的內飾設計,雙10.25英寸的全液晶儀表和中控屏引人注目。

    想買E級的再等等 國產奔馳E260將換裝2.0T引擎

    在工信部目錄上我們獲取了奔馳E級新車型的申報信息。其中E260車型不再搭載1.5T+48V,轉而換裝2.0T四缸引擎,最大功率145kW。

    換代再戰江湖 第七代伊蘭特對比軒逸

    第七代伊蘭特以“全球車”正式回歸,但在緊湊級家轎這個市場,軒逸始終是消費者繞不開的選項。今天,我們來看誰的實力更強?

    ×
    国产人成亚洲第一网站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