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事故救援,凱勵程軟硬兼顧提升救援效率
成都路行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凱勵程碰撞檢測系統將正式引入視覺學習,以進一步提升事故檢測的效率和精度。根據路行通官網顯示,在3月1日,成都路行通與商湯科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而商湯科技正是以視覺學習見長的技術型企業。
近年來,在資本的追捧下,自動駕駛不僅是行業熱點,也成為了社會熱點,吸引了人們對于車輛安全的大部分注意力。不過數據表明,我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中當場死亡的占20.8%,未當場死亡但在救護人員到達之前死亡的占27.2%,搶救無效死亡的占52%,相當比例交通事故傷員因貽誤救治時機而死亡。凱勵程專注于事故車碰撞檢測和主動救援,正是為提高救援效率,讓事故傷員及時得到救治。
事故救援的前提是獲取救援需求。凱勵程通過車載智能硬件和碰撞檢測系統,能及時檢測到用戶車輛發生事故。當檢測到事故發生時,凱勵程能在8秒內收到事故信息,并安排工作人員立即與用戶取得聯系,在5分鐘內完成現場情況確認,并根據現場情況和用戶需求完成對醫療和道路救援服務的呼叫。
早在2013年,凱勵程已著手研發碰撞檢測系統,那時還只是簡單的陀螺儀監測車身狀態,準確性和觸發量都不理想。經過8年時間的研發,硬件檢測能力不斷提升,數據維度也在增加,并將行車記錄儀和碰撞檢測硬件相結合,自主研發了凱勵程S,加入一鍵救援呼叫系統。凱勵程S的也為視覺學習技術的應用提供了條件。此外,檢測系統引入了描述統計學、時空學習和深度學習等技術,逐漸形成了學習模型,凱勵程內部稱之為“碰撞大腦”,現已迭代至第五代。
新一代的凱勵程硬件已全部采用了4G通訊模組,進一步提升了信息傳輸效率。通過自主研發的硬件和碰撞檢測系統,凱勵程現月均事故觸發量超過1萬起。
事故救援另一個關鍵點在于打通需求端和服務端,這是時間損耗最為嚴重的環節。通常情況下,在人口密度大的區域,事故救援需求傳達更及時,救援也更及時。反之,需求和救援所耗時間更長,這種情況下,救援需求傳達的時效性更為重要。凱勵程952149救援服務指揮中心在收到事故信息后,會立即主動聯系車主,確定是否需要救援,并及時將需求傳達給服務端。
不僅如此,當凱勵程檢測到事故且無法與用戶無法聯系上時,凱勵程將啟動主動救援程序,在事故信息觸發嚴重事故的多個判斷條件后,主動為用戶呼叫救援服務。以凱勵程952149救援服務指揮中心為連接點,整個事故救援流程已成熟運行4年,及時挽救7000余人的生命,僅2020年,凱勵程向服務端推送的事故救援信息就超過17萬條。
在事故救援中,有“黃金半小時”的說法,對于重危傷員而言,救援是分秒必爭。凱勵程則是通過自身的技術和服務,軟硬兼顧,為救援節省時間,提升救援效率。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