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十分感謝廈門的吉凱科技提供了第六期的產品試用。作為一套目前市場上能見度并不是很高的點火強化系統,還沒有接到實品時確實心存懷疑,它是否有用呢?筆者不敢說,因為對于點火強化的產品,過去已經試過不少,例如低阻缸線、白金火花塞等等,但實際效果并不如想象般理想,變化也是微乎其微。

改裝,其實是應該很實在的,不是任何的零部件堆砌到車上就是改裝,作為一個改裝行業的一員,個人覺得改裝應該是理性的,那些適合自己,那些適合日常駕駛,畢竟大部分的改裝車都不是賽車,而改裝只是為了提高性能而非狹義的速度競速。點火系統對引擎工作的影響很大,許多消費者會更換低熱值的高性能火化塞便認為已經強化了點火系統,而一些較為舊型號的引擎,還為其添加上低阻點火導線等,但這些都只是治標而不治本的做法,其實最影響點火性能的應該是點火放大器。

這種就是所謂的單缸獨立點火形式,這種點火放大方式已經被廣泛采用。

TIIDA使用來自德國BOSCH的點火放大器,也是雷諾和日產車廠里的通用性極高的產品。
點火王產品的強化點便是針對了一般改裝者都會忽略的“源頭”,其作用原理非常簡單,就如筆者這臺C11來說吧,使用的引擎是HR16DE,點火系統采用了單缸獨立點火的設計,好處是更為精準,也就是說點火放大器是每缸一個的,點火王的509就是對應這類車型而開發的。這種點火系統的原理,一般都是三線制:一條火線,負責供應12伏的電力(四個汽缸的四線火線均采用同一顏色的線材);一條為必須的地線;另外一條則是電腦信號線,每缸獨立的點火放大器什么時候跳火就是靠它了,所以四個汽缸的線都是不同顏色的,安裝是很容易辨認。點火王的作用就是增強那輸入點火放大器的12伏電力,令其上升至18伏以上,從而提升點火能力。

這是第一缸,黑色的是地線、紅色的電腦信號線
。扛撞煌、紫色的就是12V供電線(每缸相同)。

被包裹整齊的線束。安裝線組無須太多時間,所耗的時間多花在裝拆原車進氣歧管上。
安裝并不算太困難,將12伏的火線由中間剪斷,供電端接上紅線,也就是紅線為進入點火王端,另外一端的黃線與點火放大器,接上八條線,安裝便告完成。目前還有許多車型是采用單一點火放大器或者兩缸一個的放大形式,而點火王也有相匹配的產品提供。接線更為簡單。當然六缸、八缸也不會被遺漏,但那些V10、V12就可能要等待了。

另外一條是點火強化器的地線,廠家建議搭鐵,但還是接電池的負極較為穩妥。
整個安裝過程在點火王的廣州代理店傲驪汽車生活館內完成,需時大約一個小時左右,但大部分時間都是用于裝拆C11那復雜的進氣管路上的,真正的安裝過程無須十五分鐘。好了,試用開始,打火后,馬上感覺油門硬朗了許多,之前的輕如無物的油門力度變得實在了許多,這也是意想不到的,后來考慮原因可能是因為點火能力增強,令燃燒更為徹底,另油門腳感發生變化。油溫和水溫上去后,機油壓力在1.5 Bar左右,明顯感覺引擎的低轉扭力豐盈了許多,之前因為改裝了整套進排氣系統,令低轉扭力有所減弱,但現在明顯覺得低轉扭力甚至比原裝時還要好,幾乎停下時二檔拉轉速沒有任何意見,如果換了沒裝這套點火強化器之前肯定可以死火。再者,TIIDA有個非常大的缺陷,就是行駛時停車,腳踏制動踏板,停下一會后制動踏板便會下降一點,這是真空度不足的表現,安裝后油門實在了,說明點火能力的提高可以更好地燒掉進氣歧管內的空氣,令真空度增加,從而令制動真空輔助泵變得更有腳感。這是意想不到的收獲之一。

總的來說,這個來自點火王的點火增強器的概念來自日系某知名品牌的同類產品,除了價格較便宜外,幾乎可以達到非常相近的效果,之前也駕駛過不少此類產品的車型,所以深有感觸。但如果歸咎其缺點,個人覺得還可以開發一些專門特定車型的產品,可以令安裝更為簡單和更為美觀,例如有插頭直接插入原車的點火放大器上。而現在的安裝較為簡陋和兒戲,雖然效果好,但今時今日的改裝要求,除了實效也要顧及完整性和美觀,安裝部分和美觀部分只能大5分,另外,再補充一點,“點火王”的包裝、外觀等與日系的那個產品太相像了,既然是好東西為什么不設計有自己外觀特點的設計呢?單從產品的性能而言,筆者可以打出8.5分,這是還沒有換上高性能火化塞前的感覺,相信此部分更換后,效果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