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2004年中國汽車市場最影響汽車消費的五大爭

2004-12-06 09:40:10 來源: pcauto 作者:王濤

 

  編者按:2004年對于中國的汽車市場來說可謂是“多事之秋”,大到政策環境、消費形勢,小到新車上市、質量投訴等都表現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變數,很多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關于國內汽車市場的每一次大的脈動,PCauto都做了詳細的跟蹤報道。2004,不平凡的一年即將過去了,我們《汽車導購》欄目為PCauto的熱心讀者奉獻出“2004年度汽車市場五件最具代表性的爭議事件”綜合專題,將幾個備受爭議,并且直接影響我們的購車行為的事件,通過我們獨特的視角,總結給眾多的網友,讓我們能夠更加清楚我們的汽車市場,下面就請跟隨我們的文章,以全新的切入點來回顧這些事件吧。感謝支持太平洋汽車網!

【點擊以下連接查看精彩詳細報道】

年度爭議一:民之所向?車輛購置稅究竟應不應該取消?

事發時間:2004年4月初

現場說明

  車輛購置稅是對有取得并自用應稅車輛的行為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種稅。車輛購置稅究竟該不該征收?應該征收多少?它到底是為什么服務的?對汽車消費的作用是什么?如何才能體現它的合理性、科學性呢?

  所有這些問題都是一個購車者所關系的,因為任何一種稅制對與消費都會產生相當的印象,并且這種影響直接給消費者帶來影響,對于期望將汽車產業發展成為國民支柱經濟的方針,購置稅的征收是否正確就成為了消費者爭論的焦點。

觀點交鋒

觀點一:下調車購稅治標不治本 應否取消?

摘要:買一輛10萬元的車,就要交1萬元的車輛購置稅,全國人大代表、廣州本田執行副總經理曾慶洪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他準備向人大會議提交一份建議,呼吁國家調低車輛購置稅率,讓更多的人買得起車。“老百姓都說國產車定價高,我說其實國內的車輛購置稅才叫高呢!”正在北京出席全國人大會議的曾慶洪提出,車輛購置稅到了該好好降一降的時候了。

觀點二:車輛購置稅沒隨車價降 反應滯后

摘要:目前的汽車消費政策確實不盡合理。調整購置稅于國于民都是一件好事,而且時機已經成熟。國家有關部門動作如此之慢,令人不可理解目前的汽車消費政策確實不盡合理。調整購置稅于國于民都是一件好事,而且時機已經成熟。國家有關部門動作如此之慢,令人不可理解。

觀點三:車輛購置稅的征收其實長遠來看受益的還是買車者

摘要:能上網來看車談車考慮買車的,大多是中等富裕以上的人吧,至少不能算窮人!中國的老百姓都在考慮買車了?坐井觀天!不說城里的下崗工人、無業人員有多少,光是那8億農民在溫飽線上掙扎的就還有很多,那些人才是真正的“老百姓”!他們的生活狀況才是中國社會的真正縮影!汽車對他們來說還是很遙遠的夢。車購稅在我國的開征可以說是永遠必要的!沒有了稅收杠桿,國家就失去了宏觀調控的工具,無法適度控制購車狂潮,無法緩解日益嚴重的能源危機。這可不是聳人聽聞。我國的道路設施資源很緊張,目前來說大城市里的交通擁堵問題已經很嚴重,而車輛的增長速度卻在呈現幾何級的遞增!道路建設的速度遠遠跟不上車輛的增長速度。等明年關稅降到位、進口配額取消后大批平價的進口車還會涌入國內,到時將會有多少原來處在觀望中的人加入購車大軍?已經不堪重負的道路上又將增加多少車輛?

一份有近15萬人參與的調整表單:

對于車輛購置稅你認為應不應征收呢?應該怎么征收呢?:
購置稅的征收是完全合理的,所有汽車都應該繳納
購置稅的征收不是完全合理的,只應該由部分高檔汽車繳納
購置稅的征收不是完全合理的,只應該由政府公務用車繳納
購置稅的征收不是完全合理的,只應該由進口汽車繳納
購置稅的征收是完全不合理的,所有汽車都不應該繳納
  【查看調查結果】    【進入討論區】

回顧該專題,請點擊【進入購置稅爭議專題】

年度爭議二:節能車時代全面到來 是否應該選擇柴油車

事發時間:2004年7月中旬

現場說明

  人們越來越發現柴油機的無窮魅力:高扭矩、高壽命、低油耗、低排放,柴油機成為解決汽車能源問題最現實的手段,現在100%的重型車和近30%的乘用車都在使用。

  但是在目前的中國,人們似乎對柴油車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偏見,我們制作這個專題的目的就是將現在人們認為柴油車最大的兩個缺點——噪音和污染以實際情況與相應的汽油車比較,讓朋友們有個全新的認識。

觀點交鋒

觀點一現代柴油車已經跟以前的那種拖著滾滾黑煙的老柴油車不可同日而語了,無論是在動力性、環保性還是在舒適性、可靠性方面都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甚至已經超過了很多汽油車,再加上柴油車原本就具有的優勢——節油節能,我們完全沒有理由不選擇柴油車。

觀點二:雖然現代的柴油發動機是比以前好了一些,但是它的噪音還是比汽油發動機要大的,特別是它怠速的時候,“咔咔”的讓人聽了就心煩。雖然說它省油,但是相應的現代的柴油發動機對油品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因為壓縮比高了,這在目前的中國還是相當麻煩的,不是哪都有好油可用。

是否購買柴油車的調查:

·你怎么看待柴油車的:* (必填)
·你是否了解現代柴油車的技術特點呢:
完全不清楚
比較了解
知道一點柴油發動機原理,但對現代的柴油發動機不是很清楚
·看完本專題,你對現代柴油車的認識是否有所改觀:
有改觀
沒有改觀
了解一些,但還不夠
·你打算購買柴油車么:
目前不準備購車,并且就算買也不會考慮柴油車
目前不準備購車,不過如果買時會考慮柴油車
目前準備購車,但不考慮柴油車
目前準備購車,開始考慮柴油車了
·你所在是什么城市?:
北京
上海
廣州
深圳
其他
      查看調查結果


回顧該專題,請點擊【節能時代全面到來-你是否準備選擇柴油車?】

年度爭議三:機動車輛保險條款》究竟是不是陷阱重重   
      “霸王條款”惹爭議 汽車保險應該怎樣保

事發時間:2004年10月初

現場說明

  其實在人保單方面實現500元的絕對免賠之間,人們關于車險的爭議就在于《機動車輛保險條款》究竟是不是陷阱重重。
  人保新條款:最大折扣率由原來的30%增加為50%,如果五年內沒出過險,只需半價就可以買到全年車險;車輛損失險設置了500元絕對免賠,低于500元的部分將不予賠償,高于500元的損失則只賠償500元以上部分。

觀點交鋒:

觀點一:霸王條款?!保險公司500元免賠里面的文章

摘要:目前中國保險市場已經走出壟斷的局面,從最開始的只有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一家獨營,到現在的國內外大中小型保險公司紛紛涌入,各類產品層出不窮,現在消費者在購買保險產品的時候已經完全能夠做到貨比三家,甚至貨比多家。中國的保險市場已經處于開放狀態,雖然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仍占有車險市場50%以上的市場份額,但這一市場已經不是人保一家說了算的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人保雖然提高了保費,縮小了責任,我們也不能就說他的條款是“霸王條款”。

觀點二:新車險誰是既得利益者 買了沒人賠何必買

摘要:我們注意到,連日來人保車險的改革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來自各方面的“聲音”、“觀點”也是“針鋒相對”,爭得“不可開交”。有的認為新車險不顧消費者的利益,把風險轉嫁到消費者的頭上,是典型的“霸王條款”;有的認為人保在未廣泛征求社會意見的情況下,單方面出臺這樣的“格式條款”,充滿了“強買強賣”的味道;還有的認為每年交數千元的保費,連500元都不賠,那些保費豈不白交了。

觀點三:對《機動車輛保險條款》的幾點質疑

摘要:保險車輛發生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只負責損失的直接損失部分,是否可以理解為:我開車撞傷了人,可以只負責傷員的醫療費用(直接損失),而傷員的什么誤工費、營養費等(間接損失)就可以不負責?一樣的道理,假如車輛發生意外事故,造成停電而導致一個正在生產的產品報廢,這是直接損失還是間接損失?

觀點四:《機動車輛保險條款》其實并無任何陷阱

摘要:是在實際操作中,保險公司仍然很大的經營風險:一、是否能像預期的那樣找到100萬名車主在A公司保險,二、就算有了100萬輛車保險實際的出現概率也會每年不同,在5%周圍浮動,如果發生特大災害則影響經營穩定,三、公司執行過程中的失誤,車主的道德風險和心里風險(這個很重要下面會提到)、精算出來的數學模型是否準確都是保險公司擔心的問題。保險公司是經營風險的企業,又是一個負債性企業,對于防范每一個投保單位的風險都要慎之又慎,所以很多人才感覺保險公司的保單有著一層一層的陷阱,其實這些都只是保險公司為了使自己承擔的風險和開始預期的一樣,而不用承擔理論模型之外的額外風險所采用的具體措施。

你認為目前中國車險市場存在壟斷情況么?中保500元免賠的條款是屬于霸王條款么?
中國車險目前已經不是壟斷的情況了,中保的新條款也不是霸王條款
中國車險目前還是壟斷的情況,但是中保的新條款還稱不上霸王條款
中國車險目前已經不少壟斷的情況了,但是中保的新條款卻是霸王條款
中國車險目前是壟斷的情況,中保的新條款是霸王條款
進入評論區參與討論>>

 

回顧專題請點擊,查看:

【新車險是否霸王法則?!】
【網友投訴:對《機動車輛保險條款》的幾點質疑】
【《機動車輛保險條款》真的是陷阱重重么?!】

年度爭議四:什么車才夠安全-由飛度的車皮薄引發的爭議

事發時間:2004年11月下旬

現場說明

  任何購車者都希望自己能夠買到稱心如意的車,其中安全性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而作為暢銷車型之一的廣本飛度自然也是被關注的對象之一。但是由于其的日本血統,經濟型車定位都使得人們對于其安全性的抱有更大的懷疑。那么實際情況到底如何呢?有問題,自然有答案,于是便引出了下面的爭議。

觀點交鋒:

觀點一:鐵皮薄并不是制約安全性的關鍵

摘要:老實說,飛度是不是安全我沒法準確的告訴你,因為目前國內還沒有諸如歐洲的NCAP等中立機構的汽車碰撞試驗評測。不過,從飛度在歐洲最新的NCAP碰撞試驗結果來看,JAZZ(歐洲版本的飛度)的安全性還是不錯的,達到了四星標準,評價如下:“Jazz整體結構在測試中表現堅固,來自正面的撞擊只是令車身前部有輕微的變形,包括氣囊在內的保護系統能很好地發揮作用,使得駕駛者的頭部不致于在激烈的撞擊中觸及方向盤。然而,駕駛者的胸部受力值還是偏高,存在安全隱患。在兒童保護方面,總體而言結果令人滿意,這對于以家庭為目標市場的Jazz很有意義。在行人保護評分中,它更是自2002年新增該項測試以來首部獲得三星評分的車輛!

觀點二:日本在中國生產的同種車的安全性是不一樣的

摘要:作者說的是歐洲車型安全是很好的,也就是說中國的不一定。但我們能肯定中國的肯定不如歐洲的,因為日系車向來是看不起中國人的,在中國買的車均要落后歐洲三到四代,你們可以想一想在中國的車是個什么樣的安全性吧。在歐洲的車也只能是二流車,一流車全在日本國內。所以還是不要買。中國的日系車和日本的要相差五代,所以日本車歐洲車,中國車同時出同樣的車禍的話,日本車最多保險杠壞,歐洲車則肯定車身壞,中國車司機肯定會死。所以殖檔陌踩允遣灰謊。因为国家不同,不要相信什藐J翟詒鸕墓野踩,灾u泄鴕歡ò踩?

回顧專題,請點擊【飛度到底安不安全?車皮薄有什么影響?】

年度爭議五:消費者與商家對峙 現在正是購車的最佳時期么

事發時間:2004年11月初

現場說明:

  自今年“黑色五月”以來,消費者持幣待購的現象日益增多,而事隔半年,曾經預言的中國車市將大幅回暖的“盛事”終未出現,消費者待幣依舊,廠家談“降”色變。而就在昨天我們收集到了一份來自上海萬興汽車董事總經理的專稿,該文用數據把目前的車市狀況、明年的車市預測分析的頭頭是道。最后這位老總聲明個人見解:“我認為,現在購車是最佳時期。”

觀點交鋒:

觀點一:其實,依我個人看法,現在是購車的最佳時期。這里,不妨可以做個綜合分析。仍然以本田雅閣為例,廣本2.4L雅閣目前市場指導價為26.18萬元,進口本田雅閣2.4L為33.54萬元,差價為:33.54-26.18=7.36萬元人民幣,相差率22%。同樣我對目前國產的幾大品牌也進行了測算,基本相差在20%至25%之間。取消保護后,進口本田車價為31.24萬元人民幣,差價為31.24-26.18=5.06萬元人民幣,還要相差16.2%。所以說,今年7月初上海通用推出“別克突破2005”,對于上海通用旗下的各款車價全面調整下浮8%,把價格提前調整到2005年,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觀點二:持幣待購的五大正當理由:

■銀行惜貸使貸款買車的人由去年的49%下降到今年的10%

■車價頻繁下降導致持幣待購的消費者增多

■油價上漲、道路擁堵、停車難等多種因素削弱了消費者的購車信心

■可供選擇的車型越來越多,使得消費者總希望可以買到更新的車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費

■消費者購車行為已經趨于理性,盲目跟風買車的少了

專題調查表單,歡迎你發表自己的觀點
你認為什么時候才是最佳購買時期?:
春節前夕 2005年“五一” 2005年“十一” 2006年 目前沒有購車考慮
你打算購買什么級別的車型?:
7萬以下入門級 10萬家庭級 15萬中檔級 20萬以上中高檔級 40萬以上高級
你認為現在的持幣待購是如下那種情況:
這是一種理性消費觀念的體現 這是不可取的,應該“砂中淘金”選購適合自己的車型 這是一種盲目跟風的表現
你估計春節前,各廠商還會有大幅降價的動作么?:
肯能會有 不一定,因為前段時間降得差不多了 一定不會再降了
你認為2006年進口車價會不會大幅下降?:
一定會,并且要大降 會降價,但是降價幅度對國產車價影響不大 由于成本等原因進口車價格變化不大

 

回顧專題,請點擊【消費者VS商家,現在是最佳購車時期么】

文章收藏
意見反饋
返回頂部
国产人成亚洲第一网站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