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向新領域發起挑戰 將打造飛機/機器人/火箭

2021-10-01 22:09:44 作者:謝鵬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實現向所有人提供“拓展生活可能性的喜悅”的 2030 年愿景,本田基于現有的核心技術在全新領域里進行的挑戰,將在未來6年內投入5兆日圓 (約2899億人民幣)金額推進的新領域技術的研發內容,以旗下核心技術擴展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 (eVTOL)、機器人,以及航天應用領域發展。

 
 
要點速讀
1
電動飛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將有助于解決都市內繁忙交通問題,同時除了通過純電驅動對應數十公里內的飛行接駁距離,更可通過結合現有燃氣驅動方式增加飛行距離,在可實現更長飛行距離情況下,甚至可以衍生更多業應用模式。
2
機器人分身:在機器人應用發展方面,本田計劃在過去投入機器人技術發展基礎上,加上可讓機器人成為人類「分身」的想法,其中包含可借助虛擬現實技術應用,讓操作者能通過遠程遙控方式操作機器人,并且通過虛擬現實方式獲取遠程環境數據,進而能更準確操作機器人進行危險任務,或是進行遠程救助。
3
在月球表面的挑戰循環可再生能源系統和遙控機器人的技術應用
4
運用了核心技術的可重復使用小型火箭

  承擔 Honda 研發工作的本田技術研究所在研究環境和安全的先進技術之 外,正在積極推進多項獨創性技術的研發,通過這些技術,把移動的可能性擴展到“三維領域”及不受時間空間束縛的“四維領域”,甚至能擴展到宇宙,這將為人們的時間和空間帶來全新價值。

  上述研發工作的展開,正是源于 Honda 長年積累的核心技術,如燃燒、電動、控制和機器人技術,綜合運用這些技術優勢,在新領域為實現拓展人類生活可能性的喜悅而進行挑戰。

電動垂直起降飛機
將空中移動帶至身邊的“Honda eVTOL”

△“Honda eVTOL”融合運用了電動化以及燃氣輪機技術

通過技術融合,提高續航距離,以應對未來預期不斷擴大的城際移動市場

以“Honda eVTOL”為核心,與地面移動相結合,打造全新移動生態系統

  本田通過獨創的 HondaJet 實現了空中移動,為使其更加普及,將運用多種核心技術研發 eVTOL(electrical Vertical Take Off and Landing:電動垂直起降飛機)。eVTOL 不僅具有電動化技術帶來的環境友好性,而且以簡單結構實現分散化推進,具有與民航客機相同的安 全性,并且因為旋翼直徑相對較小,即使在市內起飛和降落也不會產生噪音,靜謐性優勢明顯,該項研發競爭日趨激烈。而另一方面,全電動 eVTOL 受限于電池容量,存在續航距離的問題,其現實的運行范圍僅限于城市內移動。

  為實現更長的續航距離和更便捷的城際移動,Honda 正致力于運用電動化技術加持的燃氣輪機的混合動力技術研發“Honda eVTOL”,目標是實現未來預期不斷擴大的城際移動市場。“Honda eVTOL”在電動化技術之外,還運用了 Honda 在燃燒、空氣動力學和控制技術等各個領域積累的技術。

  此外,Honda 將以“Honda eVTOL”為核心,打造與地面移動相結合的全新移動生態系統,創造新的出行體驗。

分身機器人
將虛擬移動變為可能的“Honda Avatar Robot”

“Honda Avatar Robot”以實現不受時空限制的虛擬自我能力擴張為目標

配備了機器人技術衍生的多指機械手以及獨特的 AI 支持遠程操控功能

以 2030 年代實用化為目標,力爭在 2023 年內開始技術驗證

  本田為了不斷拓展人類的可能性、讓人們的生活更加自由且豐富多姿,一直致力于包括 ASIMO 在內的機器人技術的研發。面向下一個時代,本田正在推進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虛擬拓展自我能力的“Honda Avatar Robot”分身機器人的實用化開發。

  作為人的分身,Avatar Robot 最大的優點是,即使本人不在現場也能完成工作和體驗,比如通過遠程操控完成幾乎和實際感受一樣的物體的操作使用等等。實現這種分身機器人的核心是源于 Honda 機器人優勢技術的多指機械手以及獨特的 AI 支持遠程控制功能。通過機械手,可以靈活操作人類制造的工具,同時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能以更直觀的操作快速準確地完成復雜的作業。

  本田的多指機械手已經實現了“與人手類似”的功能,不僅具備拿捏小物品的細致、同時擁有打開硬蓋的力量,解決了多年以來機器人研發一直存在的課題。同時,為使機械手的動作更加連續、順暢的抓握,并能用細微的力量控制進行工具操作,本田正在不斷優化 Honda 獨有的 AI 支持遠程控制功能。

  目前,Honda 在推進硬件小型化的同時,著力于進一步提高“抓握”和“操縱”等基本動作的精確性。“Honda Avatar Robot”將以 2030 年實用化為目標,力爭在 2023 年內開始技術驗證。

航天領域的挑戰

將航天領域視為運用核心技術挑戰“夢想”和“可能性”的舞臺,加速研發。

運用燃料電池和高壓水電解技術,在月球表面構建循環可再生能源系統

多指機械手、AI 支持遙控功能、高響應扭矩控制等技術應用于月球遠程操控機器人

研究開發由年輕技術人員提議,應用了燃燒、流體、控制、制導等技術的“可重復使用小型火箭”

  本田將航天領域視為運用核心技術挑戰“夢想“和”可能性“的舞臺。充分發揮燃燒、制導、燃料電池和機器人技術等 Honda 的核心技術,努力在太空這一終極環境中研發新技術創造新價值。

在月球表面的挑戰:循環可再生能源系統和遙控機器人的技術應用

  隨著國際上將人類活動范圍擴大到地球之外的熱潮高漲,Honda 已開始著眼在月球表面的活動和開發。月球表面可能有水存在,其用途的各種可能性正受到關注。Honda 的目標是,利用迄今研發的燃料電池技術和高壓水電解技術在月球表面構建循環可再生能源系統,為此正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進行聯合研究。

  結合 Honda 的燃料電池技術和高壓水電解技術,利用可再生能源產生的電力,將水電解后儲存為氫和氧,利用燃料電池技術將氫和氧用于發電,即可提供電力。此外,氧氣可以用于人類在月球表面駐留的生活區,氫氣還可以作為火箭起飛和降落的燃料,Honda 旨在通過構建循環可再生能源系統為各種載人航天做出貢獻。

  此外,為了把宇航員的危險降到最低,月球遠程操作機器人能夠實現讓人留在地球,卻可以體驗到和在月球一樣的感覺,這項研發預期會運用到 Honda 的多項核心技術,如為 Avatar Robot 開發的多指機械手、AI 支持遠程控制功能、可緩解碰撞的高響應扭矩控制技術等。這些已被 JAXA 的宇宙探索創新中心采納為研究主題,并已于今年 2 月開始聯合研究。

運用了核心技術的可重復使用小型火箭

  “本田想運用在各種產品研發獲取的燃燒、控制技術來制造小型火箭”這一年輕技術人員的提案,促使本田開始了小型火箭的研發。在觀測溫室效應和異常天氣等地球狀態、以及為實現車載互聯而必須的大范圍有效通信等各種領域,人造衛都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與發射需求相比,火箭處于短缺狀態。為了解決這一課題,本田正在研制一種小型火箭,目標是向低軌道發射小型人造衛星。不僅如此,本田計劃應用在自動駕駛研發中獲得的控制、引導技術,使發射后的火箭一部分著陸,從而實現重復使用。

  本田在環境和安全方面追求極致的基礎上,還將運用長期積累的核心技術向新領域不斷挑戰,通過獨創性研發為人類的時間和空間帶來全新價值。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相關閱讀
    點擊加載更多

    性能和感覺都對了 試駕哈弗H6S 2.0T四驅

    性能和感覺都對了 試駕哈弗H6S 2.0T四驅

    全新沃爾沃車標曝光 預計在2023年正式裝車

    日前,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沃爾沃汽車即將換裝全新的車標樣式。新標志將采用極簡化二維設計,將舍棄此前的鍍鉻裝飾的三維設計。

    2022款路虎發現運動版上市 售35.68-45.58萬元

    9月24日,我們從路虎官方獲悉,旗下2022款發現運動版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兩種動力共計4款車型,售價為35.68-45.58萬元。

    豐田最便宜的國產SUV?鋒蘭達將于廣州車展首發

    豐田最便宜的國產SUV將于廣州車展首發

    北京現代庫斯途哪款最值得買?首推智愛尊貴版

    北京現代庫斯途共推5款車型,官方售價區間在16.98-21.88萬元,那這5款車型中哪款最值得入手?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

    雪鐵龍凡爾賽C5 X正式上市 售價14.37-18.67萬

    9月23日,東風雪鐵龍凡爾賽C5 X正式上市,共推出4款車型,售價14.37-18.67萬元。

    MPV標桿的新挑戰者 第四代嘉華對比別克GL8

    第四代嘉華肩負著重振起亞銷量的使命,那它能否有望打破別克GL8一家獨大的局面,下面我們就來對比一番。

    售36.60萬元起 廣汽謳歌RDX鈦金暗夜限量版上市

    9月25日,我們從官方渠道獲悉,廣汽謳歌RDX鈦金暗夜限量版車型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2款車型,售價區間為36.60-39.60萬元。

    北京現代庫斯途正式上市 售16.98-21.88萬元

    北京現代庫斯途正式上市,新車共推5款車型,官方指導售價為16.98-21.88萬元。

    夠格挑戰緊湊級SUV王者嗎?啟辰大V對比哈弗H6

    啟辰大V肩負了復興啟辰銷量使命的啟辰大V,面對哈弗H6這個標桿王者,它有哪些硬實力挑戰H6?下面,我們來對比一番。   

    国产人成亚洲第一网站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