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獸摩托車的品牌歷史是怎樣的

幼獸摩托車由本田打造,品牌歷史始于 1952 年。初代 CUB F 的誕生,是本田從組裝廠邁向具備研發能力公司的標志。此后,1958 年 Super Cub C100 的上市意義重大,助本田成為日本摩托車行業領導者并打開美國市場。在后續的歲月里,幼獸不斷推新,歷經設計變革、技術升級,如引擎改進、電噴化等,還推出眾多針對不同市場需求的車型,2017 年總生產量達 1 億臺。

在初代CUB F誕生后,本田為了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開始自主研發發動機,這一舉措為品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創新的發動機布局巧妙解決了油污燙傷問題,展現了本田在技術研發上的用心。

1958年,彎梁車鼻祖Super Cub C100閃亮登場,它配備的四沖程發動機等先進配置,一經推出便憑借良好的口碑助力本田迅猛發展,不僅在日本本土站穩腳跟,還成功出口美國。此后,本田又推出衍生車型CA100,進一步豐富了幼獸的產品線。

60年代,幼獸迎來設計變革期,Super Cub C65、第二代Super Cub等車型相繼發布。同期,CT50專為外賣需求設計,展現了本田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把握。70年代,外觀和發動機雖無重大更新,但因法規要求,部分部件有所改變,并且成功進軍公務車市場。

80年代,幼獸持續發力,推出多個改款和衍生車型,部分車型在技術上實現創新,如1981年的本田幼獸50發動機擁有超低油耗。90年代到2008年,幼獸進入全面電噴化階段,配置和車型也隨之不斷變化。

2012年后,新車型不斷涌現,部分在中國生產。2017年,幼獸總生產量達1億臺,成為摩托車領域的傳奇。2019年,極致版Super Cub C125更是對發動機進行改進。

本田幼獸的品牌歷史,是一部不斷創新、發展、適應市場需求的奮斗史。從初代車型到如今的眾多版本,它始終保持活力,憑借卓越的技術和對市場的敏銳洞察,書寫著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 。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藍電E5 PLUS
藍電E5 PLUS
9.98-16.58萬
獲取底價
風云T9
風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9.5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13 款奧迪 A4L 的進口和國產車型在質量上并無本質差異。在整體質量標準方面,二者保持一致,基本性能與耐用性難分伯仲。國產 A4L 為迎合中國市場需求,車身尺寸大幅加長,內部空間更顯寬敞;進口版則側重于采用更高級材料與裝飾,提升舒適與奢華
漢蘭達油電混合的舒適性良好,是一款能為駕乘者帶來愜意體驗的車型。它的動力系統采用 2.5L 阿特金森自吸加上電機的組合,在城市行駛時動力輸出給力且加速平穩強勁,為舒適性奠定基礎。底盤基于 TNGA - K 平臺打造,穩定性佳,能有效吸收小震
2015 款奧迪 A4L 長寬高的變化對操控性有著多方面影響,總體而言是積極的。車長增加雖使轉彎半徑變大,在狹窄路段靈活性降低,但讓重心分布更均勻,行駛更穩;較寬車身增加橫向空間,提升高速穩定性,也為底盤布局提供更多空間優化操控;降低車身高
大眾 GTS 的獨特設計亮點滿滿,涵蓋外觀、內飾與技術等多方面。外觀上,前翼子板紅色 GTS 標識醒目,黑色多輻輪圈、蜂窩格柵等運動元素豐富,不同車型還有溜背式車身、貫穿式燈組等設計;內飾采用碳纖維風格內飾條,搭配紅色縫線與氛圍燈,營造動感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