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是否意味著消費者需求改變?
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并不意味著消費者需求改變。
像宏光 MINIEV 銷量下滑,并非 A00 級小型純電動車市場萎縮,而是用戶需求提高,產品沒跟上。
A00 級純電動車單月批發銷量有下滑態勢,今年 10 月同比下降 17%,但廠家在努力改進,如上汽通用五菱推出宏光 MINIEV 換代版。
消費者對續航的需求從 200 公里以上占比 20%左右,提升到今年接近 50%。
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的原因,有去年原材料漲價,今年鋰礦降價及下鄉優惠政策,或能讓 A00 級純電車市場上漲。
同時,消費者對出行品質要求提高,老年代步車市場萎縮,這給 A00 級代步車市場帶來機會。
五菱新能源基于 GSEV 架構推出多款車型,全球銷量超 115 萬輛,還會根據用戶需求和大數據迭代產品。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下滑,是政策和市場共同作用。
政府補貼退坡,企業要面對實現規模經濟生產、解決產品質量、改善消費感受、解決殘值率和充換電等問題的挑戰。
市場方面,國五國六轉換、政策性市場空間與速度下降等也有影響。
近年國家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出臺很多政策,要求新增或更新出租車換成新能源車輛,多個城市已行動。
雖然一季度受疫情影響汽車市場受挫,但 5 月新能源汽車增幅大,市場潛力爆發。
未來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將提升,造車成本降低,優勢更明顯。
不過,新能源汽車發展也有問題,比如車型單一,銷售困難。
但全球駕新能源汽車商城能為主機廠打通銷售渠道,為零售終端賦能,構建綜合服務體系。
國內汽車復工復產時,新能源汽車卻下滑,這讓政府、企業和消費者都不理解。
新能源汽車雖有進步,但與傳統汽車比較時,問題被放大,優勢被忽略,這是下滑關鍵。
國內新勢力車企基礎不牢,資金鏈緊張,產品研發縮水,小毛病多,消費者不看好。
消費者理性,更看重傳統汽車的技術成熟和品牌力保障,新能源汽車在這些方面是短板,安全性也存不足,導致叫好不叫座。
像海鷗和 AIONS 等轎車銷量下滑,是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需求變化和政策因素影響的結果。
新能源轎車市場不斷演化,面臨各種挑戰和機遇,廠家要適應變化,行業要創新以適應新挑戰。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