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車展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鮮明的行業趨勢,燃油車和小型車越來越少,新能源大車卻扎堆亮相。從極氪9X這樣的全尺寸SUV到樂道L90這類六座純電旗艦,車企們不再擠在小車市場內卷,而是集體沖向大而全的賽道。這種鮮明產品結構調整,反映出的是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深層變革。

本屆車展的展車名單里,新能源車型占比高達67%,而燃油車僅占30款,且多數來自合資品牌。保時捷雖然帶著V8發動機參展,但人氣卻不及小米、問界等新勢力。這種反差背后是市場的真實選擇:2024年中國新能源滲透率已超60%,消費者對電動車的接受度很明顯從此前的嘗鮮轉向如今的放心大膽購入。
更值得關注的是,新能源大車成為絕對主角。極氪9X車身超5.2米,軸距3.2米,預售價直逼百萬;蔚來樂道L90對標理想L9,主打全家出行神器;理想MEGA Home特別版甚至把旋轉座椅和小桌板搬進車內,硬生生把MPV變成移動客廳。這些車型的共同點是:大空間、長續航、高配置,和曾經許多消費者心中“純電車只適合代步”的刻板印象大相徑庭。

和車企推出的車型相比,其實市場端的反饋更直觀。調研顯示,家庭用戶購車時,空間和續航已成首要考量,30萬元以上車型中,六/七座新能源車占比提升至42%。理想L9、問界M9的熱銷,印證了帶娃神器的市場潛力。而極氪9X黑金版這類百萬豪車,則吸引中東土豪現場包圓,中國汽車在這方面用實力證明了,高端市場不再是BBA專屬。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大車的崛起,背后是全產業鏈的協同進化。寧德時代、地平線等本土供應商已掌握核心技術,華為甚至跨界輸出智能座艙和智駕方案,讓車企能快速補齊短板。比如奧迪E5 Sportback搭載華為乾崑智駕,大眾ID.EVO概念車融合中國DNA設計,不少曾經高傲的合資品牌不得不放下身段本土化。

這種生態協作,讓中國從低端的制造業產地升級為源頭供應商,未來的汽車新技術創新不再依賴海外技術輸血,而是本土研發的厚積薄發,這種將技術主權握在自己手里的感覺,就是如今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歷史上較大的里程碑。

汽車網評:上海車展的“兩少一多”,既是市場選擇的結果,也是技術革命的必然。車企們集體押注新能源大車,反映的是消費者對于家庭出行與高端用車的需求,中國汽車消費市場正從低價內卷轉向技術力的硬碰硬階段。這場變革沒有贏家通吃,唯有持續創新者才能領跑,畢竟,消費者既要大而全,也要精而尖,這場汽車行業的變革,論誰都不敢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