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美日大戰 四款主流A級家轎動態對比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之前我們已經對著四臺車的外觀、內飾和空間進行了詳細的介紹,而這篇則是這四臺車的動態部分。雖然對于家用車來說,性能并非是買家的最大需求。不過四車中,18款英朗搭載了三缸發動機,這就讓這場對比添上了更多的關注度。除此之外,一臺合格的家用車,駕乘的舒適性同樣買家考慮的重點,這也是后文比拼中展示的重點內容。
![]() | 體驗讀圖模式 |
![]() | 體驗讀圖模式 |
分期購車獲取低價 | |
分期購車獲取低價 | |
分期購車獲取低價 | |
分期購車獲取低價 |
如果還沒看這四款車型靜態對比篇的朋友,不妨點擊下圖了解更多:
既然這樣,我們文章一開始就來玩個猜車小游戲;我們將水瓶固定放置在發動機上方,通過發動機啟動到平穩的震動情況,來分辨出哪臺是英朗、卡羅拉、軒逸和朗逸。當然我們的小視頻將會打上厚厚的馬賽克,至于正確的答案是怎么樣,我們在文章的最后再給大家揭曉。
動力方面,搭載1.3T三缸發動機的英朗,最大輸出功率卻是四臺車里最大的,最大輸出扭矩也僅比朗逸1.4T高功率版略低,參數非??鋸?;軒逸則是唯一采用自然吸氣的車型。變速箱方面,英朗采用6AT,朗逸采用7速DSG,而卡羅拉和軒逸則采用了CVT。
四臺對比車型中,大眾朗逸是最新的車,棄用了陳舊的PQ34平臺,用上了MQB,但是后懸掛方面依舊是采用了扭力梁,雖然扭力梁也算是這個級別主流的配置,包括卡羅拉和軒逸也是這樣;不過英朗采用了多連桿就更顯誠意;而前懸方面,四臺車都是采用了麥弗遜。
不管怎么樣 要是給駕駛的溝通感排個序,毫無疑問是英朗>卡羅拉>朗逸>軒逸,尤其是方向盤的反饋,英朗的指向性最好,其他三位都把路感完全消除掉,屬于“清心寡欲”派。可能會有人質疑朗逸作為德系車,不是算注重駕駛感受的一派嗎?但實際上,現在很多德系車已經弱化了駕駛路感,尤其是MQB平臺化后的大眾,有著明顯的轉變。
不過在駕駛感受之外,也不用擔心過多的路面反饋輸入會讓舒適性下降,國內大部分消費者對舒適性的訴求要高于運動性,所以廠家在調教時也是優先偏向于家用舒適,其次才是行駛操控性。這四款車都是在中國市場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手,自然不會在這些初始化的定位調校上出差錯。
雖然同為舒適定位,但四車在特性上還是有區別的;英朗的懸掛動作很快,盡可能穩住車身來減少晃動;卡羅拉和朗逸更有韌性,懸掛不硬也不軟,舒適性的表現可圈可點;而軒逸的懸掛在相比之下,對于顛簸的過濾并不積極,很多跳動都無法得到有效抑制,有點顛覆日產在舒適印象,幸好座椅依舊是足夠的柔軟。
在動力表現方面,參與對比的這臺朗逸1.4T高功率版自然是最出色的。緊隨其后的英朗很令人驚喜,動力的爆發力度相當可觀。當采用大腳油門超車或者地板油的話,卡羅拉和軒逸的表現都是不緊不慢;而朗逸和英朗的爆發要來得更加直接,你會明顯地感受到推背感。
不僅如此,在中高速的再加速能力上,英朗的表現也要同樣好于卡羅拉和軒逸,并沒有因為少缸數和小排量帶來任何劣勢,即使是從100km/h加速到120km/h,動力也不會顯得疲軟;加之6AT變速箱的響應也要比兩臺日系搭載的CVT變速器反應更迅速,每當你給油,它就能同步地給你反應。
說到變速箱,必須承認大眾在調校雙離合上確實有一手,但馬云爸爸都說了“武功再高,也怕菜刀”,機械結構上的帶來的劣勢還是難以逃避,尤其是起步和低速工況,慢半拍的動力結合還是要你適應一下。卡羅拉和軒逸的CVT變速箱則是優先考慮舒適性,所以犧牲了一部分的動力感受。而英朗上那臺成熟的6AT變速器不僅可以帶來更直接的動力響應,平順性也沒有槽點。
至于機械上的NVH,英朗是唯一采用三缸發動機的車型,相信大家都比較關心這點。不過在之前的別克GL6的三缸發動機就已經給我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在英朗身上的表現也是同樣出色,有賴于通用在這臺發動機上使用的多項減振降噪技術,再加之別克一貫的NVH優勢,使得英朗的發動機傳遞進座艙的震動和聲音與其他三臺四缸車型無異。即使你是位老司機,也難以察覺這臺三缸發動機會有什么特殊的異樣,而車內的乘客更是對此一概不知。
至于行駛的整車隔音,四車的水平都比較平均,有些在低速是更好,有些則在高速巡航時更好,不會有很明顯的差異,后面的噪音測試環節里也能反映這一現象。
0-100km/h加速測試
四款車型中,全力加速時抬頭現象都不算太明顯,認真對比的話,英朗頭段響應靈敏,前懸架拉伸較其余三款車大一些。值得一說的是,英朗可以憋轉速到2500rpm再放油門起步,軒逸卡羅拉分別可以踩到2300rpm、2400rpm時再放油門。朗逸則因為雙離合變速器保護,所以沒辦法實現穩定的憋轉速起步。四車起步均沒有打滑現象出現。
四款車型中,只有軒逸是使用自然吸氣發動機,不過其加速成績依舊比卡羅拉的1.2T快一些,但軒逸加速G值曲線波動大,不穩定,對于CVT變速器來說,這樣的標定多少讓人覺得意外。而卡羅拉雖然使用了渦輪增壓,配合CVT變速器在加速上更接近自然吸氣的感覺,最終13.42秒的成績也是4款車中最慢的。
而英朗和朗逸有了渦輪增壓的加持,動力都比較充足。分別跑出了9.02秒和8.62秒的成績。加速G值曲線上面英朗要比朗逸波動少一點,英朗全程表現相對較穩定。另外由于朗逸使用的是DSG雙離合變速器,為了保護變速箱,無法憋轉速起步,所以英朗起步后就可以達到最大G值,而朗逸要過一會才爬升到最大G值。
100-0km/h制動測試
制動測試與加速使用的是同一場地,環境條件也相同。不過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測試場地路面為水泥路,抓地力一般,所以制動成績會比瀝青鋪裝路差一些。四輛車都在相同的環境下測試,所以也不會影響評價結果。
四車制動成績最好的是朗逸,達到了40.14米;其次是軒逸的42.09米,緊接著是英朗的43.16米,最后是卡羅拉的43.64米。造成這樣差距的除了制動系統標定以外,跟使用的輪胎關系也很大,朗逸使用的是鄧祿普SP SPORT MAXX 050、英朗使用的是固特異安乘、軒逸是優科豪馬BlueEarth E70、卡羅拉則是普利司通泰然者ER300。朗逸這款胎主打的是抓地力和操控表現,所以相比另外三款主打舒適耐磨的輪胎來說制動距離更有優勢。但朗逸也只有在1.4T車型上才使用這款輪胎,1.5L車型也是使用舒適耐磨輪胎。
噪音測試
在怠速情況下,日系兩兄弟軒逸和卡羅拉要比英朗和朗逸稍安靜一些,在60km/h下,英朗和卡羅拉要比朗逸和軒逸好一些,而在90km/h下,朗逸成績稍勝一籌,卡羅拉和軒逸相近,國內公路最高限速120km/h下,卡羅拉和朗逸表現最好。日常行駛中,人耳的感覺差別不大,但怠速下能感覺到英朗和朗逸發動機聲音要比卡羅拉軒逸明顯一些。
由于時間關系,我們沒能執行常規油耗測試(加滿油后行駛不同路況),但四款車型在拿到車時我們進行了表顯示清零,然后一同前往測試目的地,在這段相同的路程上我們做了一個油耗對比。
到達目的地后,英朗、朗逸、軒逸、卡羅拉四款車的表顯油耗分別為:5.2L/100km、5.3L/100km、5.5L/100km、5.9L/100km,平均速度均在56km/h附近。英朗油耗值最低,而最讓我們意外的是卡羅拉,同樣是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但是偏高速路況下油耗要比最低的英朗高了不少。不過考慮到車載表顯油耗還是有一定的誤差,這個油耗結果只作為參考,有機會我們再做一次嚴謹的全路況油耗對比測試。
到了文章的尾聲,我們來揭曉文章之初的猜車小游戲。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看出,震動最大的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三缸英朗,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通過不斷升級的發動機技術,輔以平衡桿、膠墊等緩沖裝置,配合良好的調校,駕駛者是很難通過震動來辨別三缸和四缸發動機。減少的一個缸在感觀上的差異并不大。
英朗、朗逸、軒逸、卡羅拉這四款A級主流家轎經過我們動態體驗后,會發現各自都有領先的優勢,從行駛質感上來看,四款車型都偏向于經濟性調教,差距并不會太大,不過英朗和朗逸的發動機性能更勝一籌,加速更為爽快。而在性能測試以及油耗測試中,四款車也是差距并不大,但仔細對比就能看出卡羅拉以及軒逸側重車內的人機設計,在機械方面優勢并不大,油耗方面在我們的小測試中也沒有體現出日系省油的特質。相比之下英朗和朗逸則是四款車型中表現相對均衡的,并沒有出現偏科。不過文中參與對比的朗逸1.4T是頂配車型,價格要貴不少,所以如果考慮到性價比,英朗自然更高出一籌。
最后說說三缸機的問題,我們做的抖動測試中,三缸機和四缸機并沒有出現明顯區別,廠家針對三缸機做了不少的優化處理,從成本角度來看,并不會比四缸機便宜,但是性能與四缸機持平,甚至還優于部分四缸機,油耗方面還比四缸機更有優勢,所以并不需要對三缸機產生擔憂。(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陳子鋒 杜慶煒)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