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花30萬 為啥大眾ID.6 X比Model Y更值得買?
與外觀設計的風格、初衷相似,ID.6 X也傾向于在內飾設計上盡可能在體現新潮的同時又能保留經典,例如12英寸懸浮式中控大屏,5.3英寸懸浮式樣的全液晶儀表盤,以及儀表右上方的換擋旋鈕等配置,都在竭力體現新能源車的身份,顯得別出心裁。
此外,紋理精致的金屬飾板以及大面積的軟性材質,也極力表明傳統豪門在用料和工藝上的打磨一直都是慷慨的,富有誠意的。在某種程度上,正是大眾忠于用戶,忠于實用性,忠于豪華內飾的設計理念,才造就了“大眾更有高級感”的佳話,同時也讓用戶粘性更強,讓老用戶也能很快適應,畢竟這就是濃濃的“大眾味”和“德味”。
相比之下,Model Y車廂里自始至終只體現了兩個字,便是“極簡”。
除了一塊15英寸中控屏幕和帶有兩個滑輪的方向盤以外,連空調出風口都沒有一個實體樣式。這樣的好處就是視覺整體感有所提升,對于習慣了傳統汽車的用戶來說會帶來較大的新鮮感。
而關于用料,特斯拉Model Y雖然沒有ID.6 X那么多花樣,但也采用了不少軟材質的包裹,手感方面也不會讓人覺得過于廉價,加上無邊框車門設計的應用,整體看點也不少。
先說兩車的尺寸數據,ID.6 X的車長為4876mm,軸距為2965mm;Model Y的車長為4750mm,軸距為2890mm。前者無論在尺寸參數方面,還是在視覺效果層面都要比后者大出一圈。
另外,從車身定位來看,ID.6 X定位中大型SUV,Model Y則定位中型,鑒于ID.4 X緊湊型SUV的定位,嚴格來說Model Y的定位介于ID.6 X和ID.4 X之間。
兩車尺寸數據對比 | |||||||
車型 | 長(mm) | 寬(mm) | 高(mm) | 軸距(mm) | 座椅布局 | ||
ID.6 X初見版 | 4876 | 1848 | 1680 | 2965 | 7座 | ||
Model Y標準續航版 | 4750 | 1921 | 1624 | 2890 | 5座 | ||
|
座椅布局上,雖然特斯拉聲稱Model Y在國產車型也將提供7座版車型,但目前我國用戶還只能買到5座車型。而上汽大眾ID.6 X已經提供6/7座版本,空間靈活性上更勝一籌。
因此,從預期出發,ID.6 X的空間表現理應都要壓制Model Y。結合先前對兩車有過的實際試駕試乘,可以顯著感知出ID.6 X的二排腿部空間和頭部空間對Model Y都有優勢。畢竟ID.6 X的車高為1680mm,足足比Model Y高出了56mm。因此,確切地說ID.6 X的頭部乘坐空間無論前排還是二排都要占優,而二排的頭部空間優勢相比前排會更加明顯。原因在于Model Y為了營造夸張的溜背造型,二排的頭部空間必定會受到壓縮,尚不及同車的前排頭部空間。
上汽大眾ID.6 X乘坐空間展示:
身高180cm的體驗者,將前排座椅調整到最低的位置,頭部剩余空間兩拳有余。
在前排座椅位置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體驗者坐進去第二排調整至合適的位置,頭部和腿部空間均剩余兩拳有余。
保持第二排不變,體驗者坐進去第三排,此時頭部空間剩余一拳,腿部空間剩余兩指,雖談不上寬敞,但滿足短途出行場景完全沒問題。
特斯拉Model Y乘坐空間展示:
身高190cm的體驗者,將前排座椅調整到最低的位置,頭部剩余空間兩拳,前方視野比Model 3寬敞很多,并且Model Y為了增加坐高,在座椅下面“動了手腳”。
在前排座椅位置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體驗者在后排腿部空間剩余兩指拳,頭部空間剩余一拳。即使是剔除身高差距因素后,ID.6 X的車內空間仍然稍比Model Y占優。
值得一提的是,Model Y本就是基于Model 3所打造,借用廣大車主的“自嘲”,“Model Y的后排座椅就像是在Model 3基礎上做了‘墊高’處理,在座椅的前后位置來看腿部空間并沒有實質性的變化”。如此看來,想要奢求與“號稱中型、實際緊湊”定位的Model 3同平臺的Model Y擁有比肩中大型SUV的腿部空間著實有些脫離現實。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