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見聞 看不一樣的錫蘭古國(上)
【太平洋汽車網 文化頻道】斯里蘭卡是近年國內比較火熱的旅游目的地,它被譽為印度洋上的明珠,它有著超長的海岸線也有高山與叢林。同時,斯里蘭卡作為一個被歐美殖民了450年后獨立的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有著獨立于整個南亞的人文風俗,與我們國家也有著密切的聯系。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這個對很多朋友還很陌生的亞洲國家——斯里蘭卡。
此次前往斯里蘭卡,小編選擇了斯里蘭卡航空公司的UL867與UL866為往返航班,這兩個航班由同一架空客A333執飛,往返于上海浦東與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之間,斯里蘭卡時間要比北京時間慢2個半小時。
網上及各大航旅APP上對這兩個航班的商務車分享內容比較多,商務車作為為反魚骨設計,可平躺非常舒適,這次我們來詳細說說斯航的經濟艙。座椅椅背可調節角度頗大,坐墊也會跟隨調節前移,但坐墊的填充物比較薄,超過3小時的乘坐會令人非常不舒服。
經濟艙為2-3-2橫向布局,艙內乘客總數并不多,但也對斯航的服務質量形成了不小的挑戰。多媒體配置比較新,影片資源還算豐富,但印度電影居多。
往返科倫坡與上海的里程超過5000km,斯航所體現出的硬件在經濟艙方面,滿足了國際航空公司的基本水準,但在服務上反正我是沒體驗到所謂的最美微笑。我個人最喜歡的國際航空公司還是要數全日空和紐航了。
UL867為去程的航班,在起飛時發放過一次果汁,早餐以南瓜雞絲粥為主,令人最為驚艷的則當屬錫蘭紅茶了,這也將會成為此次旅行中最令人回味的味道。
UL866為回程的航班,該航班為白班機,起飛后提供一頓正餐,正餐由三排超厚牛排蓋面為主,加上鷹嘴豆和補丁,總的來說還算是不錯,同時免費供應數十種酒品。
科倫坡機場規模不大,進出共用同一個樓層,實行二次安檢的規定,第一次安檢進入免稅店所在的區域,第二次安檢就直接進入登機口所述的等候大廳了。在出發過第一次安檢后,會有琳瑯滿目的免稅店,各種大牌的價格絕不會比在國內便宜,土特產更是比當地超市貴上四五倍。
出關的窗口雖然不多,但秩序井然通行速度也非常的快,斯里蘭卡對中國公民實行網上電子簽證,簽證費用20美金,可停留30天。入境斯里蘭卡特別提醒請勿攜帶香煙,斯里蘭卡全國禁止國外香煙銷售,攜帶入境算走私且1根起算,當然實際上出關并沒有人管。
你印象中的斯里蘭卡是什么樣的?很多朋友可能對它的地理位置都不太熟悉,這個位于南亞的島國離印度最近的地方只有30海里,國土面積相當于我國臺灣島+海南島,全國人口約2100多萬,少于上海市常住人口。
說到這里大家肯定會在心里描繪一個和印度差不多的國家形象,其實不然,稍稍深入了解你就會發現斯里蘭卡和印度區別相當的大。
斯里蘭卡是一個少民族多宗教的國家,僧加羅人占到總人口70%,第二大民族是泰米爾人,還有少量少數民族。而宗教就五花八門了,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都有,其中以佛教為國教。
斯里蘭卡的近代史有著長達450年的歐洲殖民統治時期,前后分別被荷蘭、葡萄牙、英國殖民,其中英國時間最長,直至1948年2月4日才獲得獨立,上圖的大廳便是為紀念國家獨立而建。巧的是今年的斯里蘭卡獨立日也是我國的除夕。
斯里蘭卡斯里蘭卡作為一個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雖然是英聯邦國家但在1978年廢除了議會制,改為總統制。該國奉行中立不結盟的政治原則,雖然毗鄰印度但政治經濟都未收到其控制。
斯里蘭卡主要GDP收入來自農業,其次是寶石出口,最主要的經濟作物有茶葉、橡膠與肉桂等香料。肉桂這種特殊的香料也成為了歐洲國家殖民斯里蘭卡的最重要原因,后期英國國內對茶葉的巨量需求無法從中國得到滿足,正巧當地經濟作物咖啡樹大量死亡,英國人就開始在斯里蘭卡種植茶葉。
斯里蘭卡的貨幣為蘭卡盧比,1人民幣折合約25盧比,1美元折合約180盧比,目前盧比國際行情看跌。斯里蘭卡人的全國人均月收入約在1000人民幣左右,許多收入由消費形成,相比泰國等地,斯里蘭卡人很少有討要小費的情況,更多的是靦腆的等你給,或者笑嘻嘻的問你要,很少令人生厭。國內銀行無法直接兌換蘭卡盧比,可先在國內兌換美元,落地后再兌換蘭卡盧比,實測比直接在當地用人民幣兌換蘭卡盧比會更劃算,美刀還是最好用的貨幣啊。
位于南亞心臟地區的斯里蘭卡與我國的外交關系卻格外的好,新中國成立以來就與我國有著密切的聯系,直到現在習大大的一帶一路國策中,斯里蘭卡也是海上絲綢之路中最重要的中轉點。上圖的班達拉奈克國際會議大廈位于首都科倫坡就是由我國援建,風格上非常的像天安門的人民大會堂。
說到科倫坡,這座斯里蘭卡的首都,也是整個島上唯一一個高樓林立的城市,到處是掛著中國建工等牌子的工地,也到處都是我國援建的高樓大廈。我國對斯里蘭卡每年都會提供巨額的無條件支援,除了大量的基礎設施援建,還有許多無息低息貸款,上圖右側的蓮花電視塔也是我國援建的項目。
這座電視塔坐落于科倫坡中心美麗的貝拉湖畔,作為中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合作項目,于2012年開工。設計塔高350m,目前也是南亞第一高塔,成為斯里蘭卡標志性建筑,也是中斯兩個友誼的象征。
斯里蘭卡將漢班托塔港口租借給了我國,租期為99年,將建成經濟特區,為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布局,也能為斯里蘭卡經濟做貢獻。當然絕佳的地理位置也為遏制印度起到重要作用,說不好就是第二個吉布提基地。
此次我們將游覽正處于旺季的西南沿海地區,以及中部文化三角地區。歷史宗教文化、高山流水茶園香、原始叢林野生動物、陽光沙灘椰樹林、驚濤駭浪海豚藍鯨,雖然斯里蘭卡的旅游資源非常非常豐富,但是其旅游業發展還比較緩慢,當然各種原始風貌保存也更為完整。
斯里蘭卡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其中70%的國民信奉佛教,還有殖民統治帶來的奉天主教、基督教,阿拉伯人帶來的伊斯蘭教和印度傳入的印度教。
斯里蘭卡大街小巷都供奉有釋迦摩尼的佛像,作為釋迦摩尼佛牙舍利的供奉地,斯里蘭卡信奉的佛教經過大乘小乘兩派相爭之后融為一體,在印度佛教基本滅絕的情況下,斯里蘭卡的佛教算的上市印傳佛教的正統延續了。
作為一個正兒八經的佛教國家, 為這個國家帶來了許多生活習慣,也帶來了許多禁令,信仰最直接的影響則是民風。斯里蘭卡有著微笑之國的美稱,的確在這里走一走,你會發現斯里蘭卡人非常愛笑,他們的笑容也充滿了真實存在的快樂。
歷經450年,荷蘭、葡萄牙、英國的殖民統治,天主教、基督教都在這里形成了不小的影響力,海邊城市尼甘布是上帝最核心的勢力范圍,這里到處可見立有耶穌像和圣母像的教堂。
而早于歐洲人就來到這片土地經商的阿拉伯人則帶來了伊斯蘭教,但也是由于長達450年的歐洲國家殖民統治,伊斯蘭教并沒有在這片土地上成長起來。但是阿拉伯人依舊發揮了他們擅長的商業能力,時至今日斯里蘭卡巨量的財富都掌控在阿拉伯人的手中。
當然伊斯蘭教也不可避免的收到殖民統治影響,上圖是位于南部加勒古堡中的伊斯蘭教堂,如果不看房頂的星月標示和阿拉伯文字,你幾乎無法將這座歐式建筑和伊斯蘭教教堂聯系起來,房頂的大鐘更是充滿了違和感。
同樣在加勒古堡中,這座佛教寺廟如果不將里面的佛像和外面散落的鞋子聯系在一起,你也無法相信這是一座佛教寺廟,不提外面的歐式建筑,吊燈是你怎么想都不可能出現在廟里的東西。
毗鄰印度的斯里蘭卡自然也少不了印度教的滲入,并且擁有占人口12%的信徒,應該主要集中在斯里蘭卡北部的泰米爾人中,在西南部發達地區我并沒有見到很多印度教寺廟。
從宗教角度我們就能發現,斯里蘭卡在方方面面都收到殖民統治影響很深,這也讓此地人文宗教等等都與毗鄰的印度有著巨大的區別,雖然斯里蘭卡人的生活并不富裕,但豐富的精神生活讓他們充滿笑容,自由的教義也更能夠促進社會和諧。
下面我們來說說斯里蘭卡人,斯里蘭卡是一個少名族的國家,主要有僧伽羅人、泰米爾人和穆斯林組成,僧伽羅人站到總人口74.9%,僧伽羅人從他們的長相就能看出他們和印度人其實非常形似,有著些許雅利安人的五官和毛發特征。
泰米爾人占到15.4%,主要聚居在北方,五官特征則更接近東南亞人,膚色也更黑一些。2009年結束的內戰就是在這兩個族群之間展開的,最后以泰米爾猛虎組織領導人被擊斃,戰爭失敗而告終。
現在的斯里蘭卡在東南部發達地區已經完全看不出戰爭的痕跡了。首都科倫坡正在向著國際化都市發展,這里的人們身著現代服飾,使用著智能手機,西裝皮鞋公文包等待著下班回家的貨車。
看到這里生活的人們,大家肯定很好奇這里的社會結構,也很容易聯想到印度的種姓制度,這里的習俗是否也如此黑暗呢?其實不然,這也源于歐洲的殖民統治與宗教信仰,這里也有類似印度的種姓制度但只在中部山區的極少數地區流行,在沿海發達地區都是一番自由世界的景象。
斯里蘭卡的女性地位普遍都比較高,這里的高端職業比如律師、醫生、教師等大多都是女性,而服務員等職業則幾乎全是男性。越往沿海城市走,這里的女性也更少的身著他們的傳統服飾紗麗,沿街有著很多的美發沙龍,這里的女性消費水平也是相當高的。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這里面的人們娛樂生活非常的少,除了首都科倫坡,其他城市沿街很少有什么娛樂性場所或者服務性行業,電影院、洗浴中心在這里都很少見,沿街最多的就是各式各樣的彩票小鋪,一條街能開上四五家。
這里城市里的人們衣著都非常干凈,街道也比較整潔,人民整體的精神面貌還是非常積極向上的,當然哪怕在科倫坡也有少數不穿鞋的乞丐,當然乞丐全都是年齡非常大的老人。年輕人受教育的程度還是非常高的,這里實行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免費教育,同時也有不少私立國際學校,國際學校全外教的教學質量也是不低的。
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一路上路過了非常之多的學校,這里的學生也都充滿活力與朝氣。上圖是在加勒古堡中女子學校的學生在進行校外活動。
適逢周末,我們經過了一個體育場,發現里面坐滿了學生,似乎在進行著運動會,起初我也沒有太過在意,只是覺得斯里蘭卡政府對于教育以及配套設施的建設非常重視,但隨后街道上的一幕著實讓我有些驚訝。
大約在一個小時之后,我就在街道上見到了之前學生運動會結束之后的盛大游行,隊伍綿延幾公里,行進了接近一個小時,甚至引起了交通阻塞。勝利的隊伍都有著自己的花車,展示著自己隊伍的介紹以及獎杯。
游行隊伍中有著西洋樂器組成的鼓號隊,也有著身著紗麗手持民族鼓樂器的女子方陣,這個學生運動會全部由女學生組成,應該是幾個女子學校聯合舉行,斯里蘭卡姑娘們的熱情絕對令人難以想象。
姑娘們面對鏡頭毫不害羞,大聲的呼喊著自己的口號,高聲吶喊著,從這里相信大家也能夠看出這個社會的進步平等,斯里蘭卡人民的幸福指數估計要高出他們的鄰居印度好多好多了。
這里的人們有著不輸任何人的智慧,也有著足夠的勤勞,先進的思想、社會結構與教育水平使得這里充滿生機,隨著與我國的合作越來越緊密,隨著一帶一路的發展,港口與經濟特區的建設,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經濟的騰飛指日可待。
斯里蘭卡交通系統最主要的運力就是火車了,其中沿海線路幾乎貼著海岸線建造,最近的地方離海邊只有1~2米,能夠看到海水拍打在鐵軌上。沿途風光也是格外的美,宛如千與千尋中行駛在海中的火車,打開窗戶便是一望無際的印度洋,火車的隆隆聲伴隨著海浪與海風,票價卻只要15蘭卡盧比/人
這些火車軌道最早是由英國殖民者建造的,用于運輸山區的茶和沿海的肉桂到港口。蘭卡人上下班多有乘坐,往返科倫坡非常的方便。當地人對中國游客還是非常好奇的,相信過幾年等中國游客大量涌入的時候,就不知道他們會怎么想了。
當然掛火車也是南亞地區的特色,由于蘭卡人口遠不如印度多,所以大規模的掛火車趴車頂是木有的,而且他們掛在火車外也并非是因為擁擠,更多的則是享受海邊火車帶來的美麗風景。車廂內的設施也遠非我們想象的那么不堪,車廂雖然略微顯舊但是非常整潔,也沒有沿途乞討,只有一個小伙子演奏打擊樂賣藝,座椅類似我國老的綠皮火車,每個窗戶下都是面對面的兩排座椅。
內陸交通主要以巴士為主,每一個再小的城市都會有一個巴士總站,巴士五顏六色的涂裝也是很有南亞特色,車輛里面座位非常多,一般不會太擁擠,奉行后面上車的原則。車輛型號很想我們90年代使用的車款,司機邊上有一個像棺材一樣的蓋子,打開下面就是發動機,我小時候碰到沒座位就會坐在蓋子上,這也算是一份回憶了。
斯里蘭卡斯里蘭卡是英聯邦國家,靠左行駛,車輛為右舵設計,當地人主要的家庭出行工具是摩托或者三輪的TUTU車。斯里蘭卡的道路基礎建設還比較落后,公路大多比較窄,所以行車速度比較慢,高速公路目前一共有兩條,一條從機場至科倫坡,另一條則是從科倫坡到海邊城市馬特勒,這兩條高速公路都是由中國援建的。
當然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妨礙一個地方發展屬于自己的汽車文化,斯里蘭卡當地沒有汽車工業,所有汽車都需要通過進口,這讓許多歐洲的二手老車有了銷路。由于本地汽車的進口稅收非常高昂,同樣車型相比我國售價可能都要更貴,許多家庭更多的選擇日系低端產品作為家用車。
在當地我發現了我國自主品牌的身影,當然MG在國外都是拿自己當英國車的,還發現了JIM江鈴、眾泰品牌的經銷商店。然而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上圖掛著MG旗幟的店其實豎著韓國雙龍的牌子,但店里停的卻是一臺北汽紳寶X25,非常奇幻的組合。
臨近印度,斯里蘭卡人的飲食主要也是由咖喱構成的,每天你能吃到4種不同口味做的咖喱雞,吃的你起碼一年再也不想碰咖喱,而且當地咖喱的味道還是有些奇怪的。但當地烹飪很少使用油,所以在那里的一周我的腸胃反而感覺非常舒服,真是矛盾。
當然這里也少不了中餐館,上海老鄉做的中餐算是吃了幾天咖喱之后最好的回饋了,但是作為一個島國,這里的極其豐富還有資源絕對是被浪費了。本想著來這里海鮮可以放開了吃個爽,結果基本沒嘗到啥鮮,真的非??上?,下面我就來講講讓人極度惋惜的海產品。斯里蘭卡吃不到活的海鮮!?。?/span>
期間我造訪了當地著名的尼甘布魚市,這里腥味的確是有些大,在這里我也了解了斯里蘭卡漁業發展及海洋資源開發的情況。作為印度洋島國,海洋漁業資源其實是非常非常豐富的,但是斯里蘭卡是一個佛教國家,全國不允許銷售活的東西,牛羊吃屠宰完的很正常,但是這里的海鮮活的是不允許銷售的。
大量的金槍魚、沙丁魚等各種新鮮海魚被曬干制成魚干,或者塞進罐頭里銷售,魚市上少量還未死亡的魚蝦完全是因為捕撈時間短和生命力強,并且這里的捕魚船設備落后船只小,難以遠航。
超市里我還是找到了不少冰鮮海產品,當然也都是死的,當地的中餐館廚師告訴我,這里的漁民是絕對不會管抓上來魚的死活的,哪怕船只上有冷凍設備他們也絕對不會去使用,仍有魚蝦自然死亡,這完全是因為佛教國家的原因。
在中餐廳我在好奇下還是點了一只螃蟹嘗了一下,做法是中式的蔥姜炒,結果蟹肉一入口就知道蟹絕對是死的,略帶一些腥味,但還算新鮮可以食用。一些餐廳和酒店也會有一些海鮮提供,大龍蝦、東星斑以及南部海邊特有的大蝦,品質的確非常豐富,價格也是非常的便宜,但是都是死的!會吃海鮮的朋友肯定知道,活的或者海釣現煮是最極品的美味,其次是剛下船的鮮魚,再次便是冰鮮,像斯里蘭卡這邊從捕撈到上桌都不保鮮,這口感就很難保證了。當然海產品其實根本就不是本地人的主要食品。
斯里蘭卡本地是沒什么靠譜的餐館的,快餐則有肯德基、漢堡王、必勝客可以選擇,我是沒發現有麥當勞。
超市里的東西也比較匱乏,當地的膨化食品小吃味道也非常一般,店員推薦的所謂最好吃的泡面味道也是遠不及康師傅的。
本土飲料方面主要以果汁為主,各種混合果汁都非常好喝,但是唯獨一種取自woodapple木蘋果的本土果汁飲料,如果大家不想嘗試一種接近酸腐的味道,就敬而遠之吧。當地的奶產品、奶制品、冰激凌都非常好吃,并且極其便宜,一小杯35盧比,約合人民幣1.5元,簡直吃到爽。
本地也有很多路邊攤小吃,上圖就是火車站對面一個蝦餅攤,但是直覺和味覺先后告訴我,不太符合我們國人的口味,口感一般外還會有些咸,還有烤木薯等本地特色還可以接受。
特別推薦當地的香草口味冰激凌,由于斯里蘭卡盛產香料,香草也是其中一種,當地的香草冰激凌中香草味之濃令人震驚,當然景區正規店的價格就會偏貴,杯裝和蛋筒價格一樣都是400一個球,然而他們對一個球的理解似乎比我們要大上許多。
斯里蘭卡最正兒八經的本地土特產就是肉桂了,其形似我們常見的桂皮,但是不同樹種所取。對我們來說更多的是作為一味中藥,而歐洲人則將其作為烘焙的一種香料,也可用來腌肉。起初也是葡萄牙人尾隨阿拉伯商船才發現了肉桂原產地原來在這里,從而殖民這里,不讓中間商賺差價,從此肉桂變成原產地直銷。
除了市場上有散裝的購買,超市中也有包裝的商品出售,但其實選擇非常少,當地人只是將其作為咖喱中的一味香料,而咖喱又有各種各樣現成的無需自己配制。當地的包裝商品非常有意思,貨架上的標簽是不換的,你永遠找不到貨物對應的標簽,條碼也沒有明確的數字,但其實他們已經在商品出廠時,將價格和生產日期保質期一起打印在了產品外包裝上了,所以除非超市搞活動打折扣,否則任何一家店出售的同一種商品價格也是一模一樣的。
占到斯里蘭卡出口總額第二的商品就是寶石了,由于特殊的地質結構,這里盛產寶石,尤為盛產藍寶石,斯里蘭卡的皇家藍寶石也是久負盛名,另外星空藍寶石、貓眼石、紅寶石的產量也不小,另外托帕石、電氣石等等半寶石產量也很大。
這里的首飾工藝比較粗糙,黃金也依賴進口金價很高,所以在這里購買原石是最適合的選擇。斯里蘭卡雖然是原產地,但這里的商人早已非常精明,如果你沒有足夠厚的臉皮和殺價技巧也很難買到便宜的寶石,某些小店還會有大量假寶石。從品質上來說尤為推薦看看這里的藍寶石和星光藍寶,裸石開價一般在1000美元一克拉,當然實際上可以打上個6折再打對折入手,還是不錯的。
作為世界三大產茶國之一,錫蘭紅茶聞名于世,追本溯源斯里蘭卡的紅茶其實就是英國人從我國云南地區移栽過去的。所以品種上和我國的紅茶一脈相承,許多高山茶的味道像極了武夷山的巖茶。至于價格高山茶在一些茶莊里售價會比較貴,最貴的能賣到500元人民幣一斤。然而本土大品牌制作的英式紅茶絕對是價廉物美,比如Dilmah的茶包價格只有國內的五分之一。
作為一個香料王國,這里盛產各種各樣的香料,在這里我也是第一次見到活的香草(如上圖),所以這里的香草制品味道尤為醇厚,香草冰激凌之類真的是極其好吃。
水果當然也是熱帶國家的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就要數這個金椰子了,有別于東南亞地區我廠家的青椰子,金椰子有著遠勝其他兄弟的外觀,但味道遠不及青椰子的一半。作為一個在泰國拿椰子汁當水喝的人,相信我的話,60盧布一個嘗嘗鮮就行了。
其他水果其實要出彩的多,各色熱帶水果琳瑯滿目,釋迦有青色和粉色兩種,香蕉有小米蕉、青香蕉和紅香蕉三種,紅色最為好吃,芒果也是甜到齁,菠蘿蜜、小菠蘿、榴蓮都非常新鮮。雖然價格都很便宜,但是砍價是一回事,稱重的時候小哥按機器上的價格必須要看清楚,以免被坑。
特別要推薦的一個水果就是這個雞蛋果了,每一個都是手掌大小,外皮顏色越深越熟,果皮柔軟也很薄可以直接剝開,果肉幾乎填滿整棵果實,口感質地顏色非常接近雞蛋黃,所以被稱作雞蛋果,口味則是非常的甜,非常好吃值得一試。
這一期我們了解了斯里蘭卡這個南亞島國在世界中的位置,簡單介紹政治、經濟、宗教、交通、美食、特產等方面,向大家展現了一個活生生的斯里蘭卡社會。下期我們將帶大家到斯里蘭卡各地久負盛名的旅游景點和項目,獅子巖、國家公園、觀鯨看海豚,看完野生動物和自然風光我們還將前往康提與加勒了解斯里蘭卡佛教文化圣地佛牙寺與殖民統治遺物加勒古城。(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洪曉峰)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